在线组词语大全
上万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

民间俗语有哪些_俗语俗话大全

来源:爱组词网 发布时间:2020-07-05手机版
    民间俗语有哪些_俗语俗话大全

    民间俗语大全及解释【一】

    【1】、 【九个佛墩十八个菩萨】(惯)比喻人多职位少。

    【2】、 【拉下水】(惯)比喻用卑鄙的手段使人上钩,迫使其同流合污。 也作拉人落水。 拖下水。 扯下水。

    【3】、 【词出佳人口】(谚)词:词曲。佳人:美女。指同是词曲,一经美女的嘴唱出,就格外悦耳动听。

    【4】、 【行有爱组词行风,帮有帮俗】(谚)行:行业。帮:帮派。指行业也好,帮派也好,都各自有着一套习俗和讲究。

    【5】、 【口惠而实不至】(惯)指口头上给人好处却并不兑现。 www.yipinjuzi.com

    【6】、 【茶喝多了养性,酒喝多了伤身】(谚)茶是清淡的,多喝能养性;酒是浓烈的,多喝要伤身。指经常喝茶有益,过量喝酒有害。

    【7】、 【不敢越雷池一步】(惯)雷池:古雷水自今湖北省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省宿松县,至望江县东南,水积成池,称雷池。语本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劝温峤坐镇原防,不要越过雷池向东。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线或范围。

    【8】、 【见缝就下蛆】(惯)比喻一有机会就搞破坏或做坏事。

    【9】、 【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谚)饫(yu):饱时进食。烹宰:经过烹调的肉食佳肴。人在饥饿时,吃糠咽菜也香甜;在肚饱时,美食佳肴也不香。指饭菜香不香,关键在于人是饥是饱。 也作饿了糠如蜜,不饿蜜不甜。 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10】、 【稂不稂,莠不莠】(惯)稂(lang):又名童粱,只生穗不结实的禾草。 莠:莠子,俗称狗尾巴草。原指庄稼既不像稂,又不像莠。比喻人不成材,没能耐。也形容人衣冠不整。

    【11】、 【儿女是娘身上的肉】见“孩子是娘的连心肉”。

    【12】、 【百姓斗不过官,凡人斗不过仙】(谚)官员有权有势,仙人有法有术,一般人不是对手。旧指普通百姓地位低下,招惹不起有钱有势的人家。

    【13】、 【经师不名,学艺不高】(惯)学艺拜师,如果不经名师的指点,技艺就难以达到高标准。指未经名师指点,因而技艺不高。 也作“经师不到,学艺不高”。

    【14】、 【腊月生的孩子——冻手冻脚】(歇)冻:谐“动”。指动作不规矩(多指性骚扰)。

    民间俗语大全及解释【二】

    【15】、 【打小算盘】(惯)1形容人自私,为个人打算。2比喻在小处算计。 3比喻精打细算。

    【16】、 【家将败,出妖怪】(谚)指家庭将要衰败时,往往会出现离奇古怪的事。也指国家将耍衰败时,往往会出现非常怪异的人事现象。

    【17】、 【吃qiang药】(惯)比喻人火气大,无端地冲人发脾气。

    【18】、 【火上弄冰凌】(惯)冰凌:冰。在火上玩冰凌很快就化掉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成。

    【19】、 【不怕外来盗,就怕地面贼】(谚)外来盗:从外地窜来的盗贼。地面贼:熟悉情况的本地盗贼。指本地盗贼熟悉情况,容易作案。

    【20】、 【盗憎主人】(谚)指盗贼憎恶主人的防范。比喻邪恶小人总是忌恨使他不得恣意作恶的正道直行的君子。 民间经典俗言俗语

    【21】、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谚)是非:纠缠不清的麻烦事。麻烦事是由制造麻烦的人带来的,还得由制造麻烦的人把它解决。指谁惹的是非,还得由谁来解决。

    【22】、 【惯子不孝】(谚)娇惯的子女不会孝敬父母。指对下一代不能放任与纵容。

    【23】、 【锯不成葫芦改不成瓢】(惯)比喻东西太少,什么也做不成。

    【24】、 【拔一根寒毛比腰粗】(惯)拔出一根汗毛来也比人家腰粗壮。比喻钱多势力大,不同一般。 也作“拔一根毫毛比腰杆儿粗”。

    【25】、 【挨着大树不长苗】(谚)植物的幼苗在大树之下,上缺阳光,下缺水分,自然难以生长。比喻在强大势力的压制之下,弱势的人难以生存与发展。

    【26】、 【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惯)形容用了最大的力气。

    【27】、 【吊膀子】(惯)指男女轻薄调情。

    【28】、 【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谚)亏心事:愧对良心、违背正理的事。指平时为人做事正道直行,光明磊落,即使半夜有人敲门,也会心情坦然,毫不惊恐。 也作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

    【29】、 【肚子里撑船】(惯)形容人心胸宽广。

    民间俗语大全及解释【三】

    【30】、 【恶龙不斗地头蛇】(谚)地头蛇:盘踞在地方上的恶势力。比喻外来的势力再凶恶,也惹不起当地成气候的恶势力。 也作恶龙不斗当方蛇。当方蛇:当地蛇。 恶龙不敌地头蛇。

    【31】、 【谷地里点玉茭——高出一截子】(歇)点:点种。玉茭:玉米。指比一般程度高出很多。

    【32】、 【黄杏熬北瓜——一色货】(歇)一色:本指黄杏和北瓜一起熬时颜色相同,转指全都一样。指一伙人都是同一类型的坏人。常含讥讽意味。

    【33】、 【恨不得生出一百张口来】(惯)形容被人怀疑,急切想分辩清楚。 也作“恨不得长出一百张嘴来”。

    【34】、 【鸡肚不知鸭肚事】(谚)鸭肚子里想些什么,鸡肚子里并不知道。比喻各有各的心事,别人难以猜测到。

    【35】、 【狗尾巴熬西葫芦——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芦”时发出的声音,转指人自言自语时发出的声音。 滋味:本指味道,转喻某种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36】、 【缓步当车,晚食当肉】(谚)缓缓地散步,权当是坐车一样舒适;饥饿时吃饭,就像吃肉般香美。指生活节奏放缓,悠闲自如,自是一种享受。

    【37】、 【官不离印,货不离身】(谚)当官的要守住自己的官印,卖货的要管住自己的货物。指人们借以谋生的东西,必须随身携带,不可轻易离身。

    【38】、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惯)三界:佛教用语,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原指超然于尘世之外,得道成仙;后指出家修行的人不问世俗之事,脱离世俗羁绊;现在多指人超脱于社会生活之外。 也作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39】、 【苦水里泡大】(惯)比喻从小就在贫穷、艰难中生活并长大。

    【40】、 【道三不着两】(惯)三件事,就有两件说得不对。形容人说话不着边际,语无伦次。也形容人糊涂,不明事理,做事颠三倒四。 也作“着三不着两”。

    【41】、 【好酒不怕巷子深】见“酒好不怕巷子深”。

    【42】、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谚)指出门要看天色阴晴冷热变化,及时作好相应安排;进门要察颜观色判断情况,以便见机行事。

    【43】、 【家穷有口锅,人穷不离窝】(谚)家里穷到只有一口做饭的锅,也还是不肯离开自己的家。指人总是留恋故土,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肯远走他乡。

    【44】、 【打关节】(惯)指采用贿赂的手段买通官员或其他关键人物。也指做疏通工作,扫清办事中的障碍。 也作通关节。 买关节。

    【45】、 【家家有本观音经】见“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46】、 【抖威风】(惯)指在人前故意显示让人敬畏的气派或气势。

    【47】、 【会让路的不是痴汉】(谚)走路时,能主动给人让路的,绝不是痴呆的表现。比喻见机行事的人,聪明机灵。

    【48】、 【打白赖】(惯)指抵赖,耍赖。

    【49】、 【凤凰不入乌鸦巢】(谚)凤凰:传说中的鸟中之王。乌鸦:鸟,全身羽毛黑色。凤凰不会进入乌鸦的窝。比喻清白的人不去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家。

    【50】、 【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 也作“白布进了染缸——漂不干净”。

推荐经典句子

精选经典句子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