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组词语大全
上万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

佛语人生感悟_心灵禅语

来源:爱组词网 发布时间:2020-07-05手机版
    佛语人生感悟_心灵禅语

    1、 佛说:“一切俱有缘,不可太执著。”确实,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用 心过于执著,太执著就会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约束,因为执著是偏见和短见 的同行者,太执著会失去活泼洒脱的乐趣。

    2、 佛说:“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意思是做人、做事都要把握重 心,实实在在,要除去那些浮华、虚伪的心态。花自飘零水自流,倘若是 心中存了自然的法则,多一些“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豁达,生活就会平静 怡然。

    3、 人生中,有些东西,只是数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过客,不必太留恋;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

    4、 如今,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些复古的元素,渐渐吸引着人的眼球,一抹怀旧的情愫油然而生,或许这就是佛语所道的轮回吧。时尚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而那些坚守在心中根深蒂固的情愫,始终不会迷离,一如人性的善,世间的真。

    5、 佛家是非常讲究惜福和惜物的,对自己有的和化缘而来的都非常珍视,不会轻易丢弃。许多佛学大师都非常推崇“事能知足心常惬”这一观念,他们提倡用知足的心获得坦然和宁静。

    6、 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意微难见,随欲而行,慧常自护,能守即安。是意自造,非父母为,可勉向正,为福勿回。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法句经》卷上,心意品

    7、 布施的真正意义是放下贪悭,而不是怀着吝啬之心施舍于人。持戒的真正意义是降伏白心,而不是执著于极端苦行。忍辱的真正意义是怜悯仇人,而不是麻木无奈地忍受。精进的真正意义是法喜充满,而不是同执地修行。禅定的真正意义是保持觉醒,而不是闭着眼睛什么都不想。智慧的真正意义是树立正知正见,而不是落入偏见。

    8、 其实,我们的心本来具有无限潜能,蕴藏无限宝藏,但是由于无明造 作,追逐五欲六尘,使明镜般的清净自性不能显现应有的光明,所以明心见 性就是开发自己的潜能。我们的佛性遍一切时,尽一切处,所以通达佛性的 人不逃避人间的苦乐,而视苦乐为锻练自己意志的试金石。

    9、 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一种人人向往的境界,一路行走一路愁却是大多数现代人的常态。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一】

    10、 我们的生活中应多一些“换位思考”。男人多与女人换位思考,这个世 界上男女相处就容易多了;夫妻常换位思考,才会相互包容与欣赏;社会中 人们常换位思考,就不会有那么多大打出手的事情发生;执法者与百姓常换 位思考,就不会出现相互对峙甚至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老板与员工相互换 位思考,就会同心同德谋求发展;家长与子女换位思考,才懂得子女需要什 么,父母又需要什么;同事们相互换位思考,工作才能协调一致;商家与顾 客换位思考,才会制订出更好的服务措施…… 当伤害和痛苦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旁观者往往体会不到受伤害受痛苦的 滋味,常常表现得漠不关心,甚至表现出奉劝和说教的高姿态。一旦轮到自 己身上,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所谓的人性。

    11、 这世界总有比我们悲惨的人,能为人服务比被人服务有福。

    12、 人人心中涌现净水,才能拯救发烧的地球。

    13、 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自我的价值,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靠自己的头脑思考,从本身发现自我。这个过程不是靠空想实现的,而是靠踏踏实实的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从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不因自身的某一个缺陷而否定其他优势。其次,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规划,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为自己设定努力的方向,并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导下去做,否则就容易浪费时间和精力。再次,不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徒然嗟叹,也不为成功的遥远而临阵退缩;而要为现在能做到的事尽心尽力,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一步步做出更大的成绩。

    14、 对因果报应的难以捉摸性,佛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人们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而作业,或作善业,或作恶业,这是福报、罪报的基本依据。但是,“业”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的差别,使报应的过程变得相当复杂,即使智者也不能一目了然。

    15、 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心怀染着,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本空。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何以故?若无为是心,即名断见;若离心法,即名常见。永离二相,不着二边。如是悟者,名见真谛,悟真谛者,名为贤圣。《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16、 一人追求完美,活得很累。禅师对他说: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为什么?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所以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毫无圆满可言。学会包容,就会拥有一个完整世界。

    17、 禅就是活在现前这一刹那,不前瞻亦不后顾。

    18、 年轻时以为时光很长,中年后才知岁月很短。

    19、 我们能够安分,就能发挥生命力,创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才能提升自己的角色。如果扮演不好现在的角色,那也就无法扮演更高的角色了。——耕云先生

    20、 真正的好东西,没有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还有你的、我的,说它再好也好不到哪里。人也一样:还有你我,不算好人;没有你我,才是好人。

    21、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

    22、 【天天禅语】一念贪,会造成苦的果。

    23、 过于铺张或过于吝啬,都容易被金钱所驱使。对于金钱,我们应取之有道,而且,要把它用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24、 【天天禅语】内在的心灵环保先落实生根,就能做到深度的外在环保。

    25、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因外界的压力而听不到内心的声音,因此留下许多遗憾:在学业上,由于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我们盲目地选择了别人为我们选定的所谓最有潜力与前景的专业;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在爱情上,我们常因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非爱情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恋爱对象……来自外界的压力常常令我们无法坚持自我,从而做出许多错误的选择。如果你问佛陀如何面对压力,他会劝导你不要退缩。佛陀自己就是一个直面压力、接受压力的人。在成就佛道之时,面对误解他的世人,他不动摇也不退避,用智慧的言语与平常心化解谣言,并为俗世提出了解厄之道。可见,面对任何压力,抱定不退缩的信念,勇往直前,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把压力当做自然而然的事去面对。

    26、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才能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

    27、 一周太长,周末太短。周末太长,一周太短。周一很短,周 末更短。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一周,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不同的周 末。一周,一年,一生,人生圆不圆满,就看一周圆不圆满!

    28、 布施,财物多寡无关紧要,重要的在于心;供奉神佛,关键在于是否虔诚。

    29、 问:“‘何为忍辱?”答:“‘忍辱’是耐心,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耐心。不善的,要有耐心慢慢的将之革新;善法,要有耐心慢慢的来推广,不能操之过急,所谓‘欲速则不达’。不好的,想要赶快改,不容易!不但改不了,还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副作用。好的,想要积极推展,也会产生许多障碍。愈是大事,愈要有大耐心。《金刚经》云:‘一切法得成于忍’,成就是要靠耐心和忍力。”——净空法师

    30、 一旦你开始为其他众生过活,在你把关心的物件从自己转换为其他众生的时候,内心顿时放下自我爱惜,便解脱自私心的束缚,内心便获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满足和安宁。——海涛法师

    31、 若能系一心,一切皆能系。若自降一心,一切自降伏。《菩提行经》卷一

    32、 山外青山楼外楼,世上处处有高人。虽然没有必要仰望那些 高人,但学会倾听还是有益的。在倾听中增广见闻,在倾听中自省自 悟,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能成为高人,也会拥有自己的倾听者。

    33、 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洒脱面对生活的风霜雨雪,还心灵以本色。

    34、 心无邪思,意无邪念,则常自在;心正邪不侵。

    35、 耕云先生说:“天下所有伟大事业都是在统一的心灵下完成的。如果 我们不能做到心灵统一,那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在力量;不能发挥潜 在的力量,就是自己埋没自己。”佛学上也讲“明心没有碍难事”,你心里 明白了,什么事情都不难了。

    36、 【天天禅语】戒慎不恐惧,要戒慎虔诚。

    37、 【人人应该学点禅语】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2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3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4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5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7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8、 悲www.azuci.com心如善咒,能咒死者还活。(古印度)提婆《大丈夫论》

    39、 欢喜悦乐,离诸忧恼。心意柔软,诸根清凉。《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40、 上来。放下心中的妄念、放松身体、放松心情,没有负担是最舒服的事,人只有无依无求,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41、 八、实相、真如、佛性大乘因者,诸法实相。《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42、 当一个人知道迷惑的时候,并不可悲,当一个人不知道迷惑的时候,才是最可悲的。所以人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面孔,这样才能超然物外,寻求真我。

    43、 人生若精神文化充足富有,纵使物质生活平淡,也会感到乐在其中。

    44、 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证严法师

    45、 一旦养成了服务他人的习惯,自己的思想意识不自觉地就会支配行 动,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表现在行动上。如果你早已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好 习惯,那么就坚持下去,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把爱心献给他人的重要性, 现在就开始以此为准绳衡量自己的行为。

    46、 【天天禅语】学佛不是肓日皈依,而是小心谨慎地找找良师。学佛不是肓修瞎练,而是依教奉行地踏实修行。学佛不是沉迷理论,而是身体力行地取得成就。学佛不是好高鹜远,而是系统次第地闻思禅修。学佛不是断灭念头,而是保持觉醒地回归本初。学佛不是向外着相,而是观照自心地显露本性。学佛不是追求神通,而足智悲双运地证悟佛果。

    47、 人类本来以为有我、你、他,若从其大同言之,即可视同一体而相爱了。譬如人的一身,头若有了痛痒,手即会抚摩他;一处有了苦乐,全身都觉得苦乐。根据这样道理推开去,在家族有同宗爱,在地方就是同乡爱,在职业就是同业爱,进之有同社会的相爱,同国家的相爱,同人类的相爱,乃至对于动物界有同血气心知的相爱,以及自然界和全宇宙的大爱了。且如人的一吸一呼,与空气、阳光息息相通,本来都是宇宙大爱的表现。能够这样略其小异而取其大同,成了全宇宙的大爱,即是佛法的大悲心。(民国)太虚《心理建设》

    48、 世间有不思议,出世间亦有不思议。——《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49、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法,我们生在世间,只有随顺因缘而有所作为。如果我们的作为违犯了因缘的规律,认为我可以作得了主,我可以不顾一切条件,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很片面,如果按此去做,一定会行不通。

    50、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追求精神良药的智者就像狮子一样伟大,追逐物质享受的愚人好比狗一般愚昧。当一块石头丢过来时,狮子根本不理会石头,但会观察石头是谁丢的;狗根本不会观察石头的来源,却盲目地去追石头。心,是诸法之根,万物之源。掌控了心,等于掌控了诸法;通达了心,等于通达了万物;降伏了心,等于战胜了一切。

    51、 看清自己,意味着不以他人的眼光评判自己,不为他人的意见轻易动摇。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善于从自身中找到平衡——也许某方面我们比别人优秀得多。

    52、 抛掷了往事缤纷的戏台,将自己从梨园的梦境隔开。自此后,慵懒是我的姿态,优雅是我的情怀。说什么孽缘情债,唱什么相思成灾,戏里戏外,谁又将谁主宰。洗去了胭脂粉黛,卸下了浓妆艳彩,客往客来,谁又将谁倦怠。谁说戏子注定悲哀,看我将清凉的过往深埋,独倚在禅寂的长榻上,等一场梨花的寂寞,重来。

    53、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时生。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少室六门》

    54、 智慧与烦恼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55、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56、 人生生活的禅法,是一种理解、友好、希望、乐观,它首先不是内心与世界的一种生疏,也不是恍惚。

    57、 苦,以烦恼为本;烦恼,以颠倒邪见为本;邪见,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别无有根本,无有色相,难知难断。是贪瞋痴,皆以无明黑暗为首,从彼所生,由彼所生。一切皆悉虚妄不实,是贪瞋痴,本性清净。《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十

    58、 台湾的离婚率逐年不断攀升,衍生不少社会问题。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再去影响其他的家庭。

    59、 【一日禅】淡,所以不苦。甜到浓时会变苦,苦到浓处心无力。生活如水,欲望如糖,不是糖越多,水就越甜。适当的追求,能使生活甜蜜,欲望太多,甜也会变成苦。一颗心,经得起平淡,能看淡得失,虽无大喜,亦无大悲。淡淡的岁月,淡淡的心,静静地走,优雅地坐,安然地睡。人生的味道,淡久生香。

    60、 心虽成二分,而心无二相,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触,而心不自见,其事亦如是。《大乘入楞伽经》卷七

    61、 人必须把心中的贡高和我相放下,才可能发展出宽容、忍辱和尊重别人的谦和,从而发展圆融的人际关系。——郑石岩

    62、 晨光里我自由吐纳,吸入朝霞,灿烂心的苍穹;呼出希望, 唤醒万水千山。来吧,朋友,我们借一缕晨风梳妆,就一盘晓日早 餐,踏一路晨歌出发。不要怕地铁拥挤,不要怕车多路堵,也不要怕 山高水远,跟随心的引领,没有你不能抵达的地方。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二】

    63、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64、 【大智慧】 看透名利和生死关的,才是大智慧。

    65、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经》卷十九,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66、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扶贫帮困;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轻松。心存善良的人,就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

    67、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在被痛苦折磨之时想过:“来生再也不想做人。”

    68、 田里的庄稼不会长得千篇一律,林子里的树木一定有高有 低。整齐划一是一种美,但庄严中略显单调;参差不齐也是一种美, 凌乱中却张扬个性。不能因为喜好一种美而排斥另一种,美各有其价 值,各有自己的灿烂,每一种美都有存在的必然性。可以不喜欢,但 应该彼此尊重;可以不接受,但应该相互宽容。

    69、 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冻时,近火虽可取暖,但太靠近却很危险;若看不开、放不下,犹如手拿烧红热铁,必然被烫伤。世间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来很美,喝起来也很清凉,但握久了手也会冻伤。

    70、 【天天禅语】春节即将结束,大家欢聚的情形仿佛昨夜一梦,转瞬即逝。开心被留在回忆里,美食只能成为回味,五彩烟花也只曾是天空的一瞬而已。除了业力,没有什么能跟随我们到永远。孝敬父母,关爱生命,怀有善念地度过春节,还是烦恼多多,大鱼大肉,自私自利地享受假日,都将会产生不同的善恶果报。

    71、 【最有禅意的句子】想快乐生活,需先学做人;学做人,应先懂得如何爱人。

    72、 守一不移,是一种觉照的力量、观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修行的诀窍就在这四个字上。

    73、 【禅语感悟】 比丘执迷不悟,错上加错,最终害了自己。偈日:“末法多邪魔,附 人显神通。智者当明辨,勿把心迷惑。”做人时时要正自己的心,因为只 要没有“正”的地方,“邪”就会出现。宣化上人开示说:“一心不乱成 三昧,要时刻思量阿弥陀佛的善境界,不要想俗事俗务,要一心不乱,即 入禅定。”这样做,就会减少自己的错误。

    74、 譬如伽陀药,能消一切毒,佛法亦如是,灭诸烦恼患。《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75、 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间断,如是业应作。(yipinjuzi.com整理)《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76、 【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有些人即使在认识数年之后都是陌生的,彼此之间总似有一种隔膜存在,仿佛盛开在彼岸的花朵,遥遥相对,不可触及。而有些人在出场的一瞬间就是靠近的,仿佛散失之后再次辨认。

    77、 如今有些人从书本上、网络上积累了很多佛法知识,这个也学,那个也修,并且求了很多法,内心却并没有生起出离心与虔诚心,在觉悟上也尚未提升,反而更加迷惑,这种情况叫做“智慧错乱”。智慧错乱的人是无药可救、无法可度的。仅仅积累很多知识却不实修,那又怎么能趋入解脱大道呢?088。

    78、 佛教主张悲悯众生,提倡布恩施惠。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也不应该有物我之分别。世人都受欲望驱使,追求名和利,自己寻找了无尽的烦恼,这是本性清欲的迷失。佛法主张人要一心向善,对任何事物都要怀有一颗慈悲之心,人生也会因此而得益。

    79、 法身无相,不可以音声求。妙道亡言,岂可以文字会?——《光孝思彻禅师》

    80、 我们都希望自己健康,却又常常成为自己健康的杀手。这个 杀手非常懒惰,总是用久坐不动的方式阻滞身体的血液循环;这个杀 手没有生活规律,作息时间从不固定,也不记得吃早餐,而且一直有 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个杀手非常忧郁,人生里几乎没有晴空,生命中 充满阴霾,胸怀非常狭窄,并且脾气粗暴。

    81、 宽容的大道理人人都懂,但能够真正做到宽容的人却并不多。生活中,许多人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对于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只会整天陷于烦恼和是非之中;一个懂得宽容的人,知道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能够诚心助人,化解怨恨。善于宽容,可以让自己远离不必要的是非和争端,体会到宽容带来的安宁和满足。

    82、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灵健康三要:乐观、善解、有爱。

    83、 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生。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亿杂类之身。《净度三昧经》

    84、 人生的旅途中,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诱惑在等待着我们,使我们举步维艰。越是目标远大的人,面临的诱惑也越多,因诱惑而丧失自我的人,说到底,是因为不够坚定,或者只注重眼前的享受,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诱惑将人套住,让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85、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以于幼时失其范围,如熔金倾入坏模,则成坏器,金固一也,而器则天渊悬殊矣。《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86、 生气、恼怒,对人来说,就像销蚀武器的锈。南传《佛教格言·愤怒品第五》

    87、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智慧,是心宽念纯、海阔天空,用爱拥抱大地苍生。

    88、 筝一曲云水禅心,让丝丝禅意融进生命,在心底安静的生长。心的安静犹如坐在花树下听风,就连呼吸也是染了香气的,沉静的妙处体现在平和与相知,仅凭只言片语便可领会其心,那是开在两个人心间超越灵犀之外的花朵。

    89、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给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或许换种方法,或许换种角度,或许换条路来走事情就会简单了许多。

    90、 意识若转依,心则离惑乱。我说心为佛,觉了一切法。《大乘入楞伽经》卷六

    91、 人情也是一种守恒能量。

    92、 在清简如水禅意的时光里,静赏一山一水,一朝一夕,淡看繁华烟云,所有不舍与难忘,从容一笑,此时岁月依旧安好,流年如初无恙。

    93、 受苦其实是了苦,享福其实是消福。福来时,不要沉溺;苦来时,不要惧怕。在享福时念着未来会来的苦,在受苦时畅想日后的甜。唯有如此,才能更长久地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94、 曾经以为,空空地念佛没有什么味道,没有什么法喜,大概也就没有效果吧;现在才知道,空空地念佛,竟是这样的功德满满。

    95、 当人心迷失了方向,不妨静下心来,看看禅语,使慌乱的心渐渐平息,为上道......19、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

    96、 我们的智慧本像月亮一样光明,如果没有被云雾般的烦恼遮住本性,就会永远光明无比;我们的福德本像月亮一样圆满,如果没有被罗喉般的私心毁灭功德,就永远那么充盈。我们对着月亮祈愿吧,愿我们早日去除烦恼与私心垢念,早日回到如月般明亮网满的本性。095。

    97、 每个人总能忍受一些辱,也有一些忍无可忍之处,通过修炼,可以使不可忍之事越来越少,这是一项终生的工作,到了无处不可忍时,也就成佛了。

    98、 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

    99、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实际事,应成为每个人恪守的生活准则。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行动是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最佳证明。只在心里想和只说不做都是虚的,没有一点实际作用。例如一个饥饿的人,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也不能充饥,不如立刻吃点东西,马上解决饥饿问题。

    100、 不欺诸佛,不自欺己,不诳众生,是为菩泸第一至诚。《宝女所问经》卷一

    101、 禅之宗门开悟需籍借三藏之教理,然于日用应缘时若只以教理分析,说 空说有,识心作祟,不仅误己更是惑众。若欲不被万境之烦恼扰,不被 心中之识见扰,莫离万境、莫压知见,只是提起一句话头,以此履践, 以此入门,以此窥得禅之堂奥。

    102、 【天天禅语】人人要疼惜自己,也要疼惜大地。

    103、 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权威。(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04、 在矛盾纠纷中忍让是宽容,在名誉利益中退让是淡泊。一个有涵养的 人,不要因为枝节问题与人发生争吵,当我们面对各种非原则的矛盾时,要 刻意忍让,巧妙化解,善于变寒霜为春风,化干戈为玉帛。俗话说,忍让路 就宽,宽容路更宽。忍让和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亦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 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沟通心灵的金桥,它在消除怨恨的同时又让我们获得 了爱与快乐。

    105、 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06、 【天天禅语】我们都想让不安定的心安定,却很难做到,反而浮躁、焦虑,原因是我们从生到死一直在不断向外求。已经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功,却仍然不满足,并为追求更大的成功不停地造业。有些人失败,却体认不到因果报应,仍然继续造业。现在我们的所思所做,注定了难以获得内心安定,更不用说稳固或发挥功用了。

    107、 人人若能以“慈忍”施行于家庭和一切众生,人间便会散发“透彻之爱”的光芒。

    108、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要镜中人笑,照镜的人要先笑。

    109、 对于正确的决定,这叫坚持;对于错误的选择,这叫固执。

    110、 佛在遗诫中说:“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意思是说:你们应该勤奋精进,好比细水长流便能穿透石头。如果修行者常生懈怠心,那好比钻木取火尚未钻热便停止一样,虽然想得到火,又哪能得到呢?成功就是一个钻木取火、滴水穿石的过程,唯有日日精进而不懈怠,才能穿透障碍的厚壁,擦出成功的火花。

    111、 正因为事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因,因此,佛家提倡“随缘”,根据外部条件确定自己的预期,不勉强要求某种结果。许多人将“随缘”理解为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因此遇事消极,一味等待机会,等待命运的垂青,很显然,这是对“随缘”二字的误读。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尽人事听天命。对于该做的事,对于做了于人于已有益的事,只管努力做去,至于成败结果,用不着考虑太多,随缘就可以了。只要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遗憾。

    112、 人之所以陷入名利旋涡不可自拔,往往是因为错信名利的永恒,于是控制不住膨胀的欲望,被权力和金钱迷了心窍,执著于永久拥有。其实世间任何拥有都只是过程,就连人的生命也只是一个过程。

    113、 善人死者,福应生天,受五欲乐;恶人死者,应入地狱,受无量苦。善人乐死,如囚出狱;恶人畏死,如囚入狱。《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114、 一花一世界,一尘一禅悟。拂拭,是对物的净化,但光阴之尘,不久又会蒙蔽原有的光华。尘,也是生活的真实。朝花夕拾是怀旧,昔尘今拂是迎新,怀旧看到生命中曾有的自我,迎新是面对未知的岁月。任那些尘轻轻扑面,见尘如见雪,祛烦但不忘忧,心生自在。

    115、 有人常为负担太重而困扰。师言:“不要担心负担多、责任重;能受天磨方铁汉,只要脚步站稳,力气是愈用愈大的。”——证严法师

    116、 恶言骂詈,侨陵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给忍恶,疾怨自灭。《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117、 若能体认到妄语会导致遭到诬陷、诽谤,并被他人欺骗;离间语会导致亲朋好友之间互不和睦,并对其进行反驳等;恶语会导致经常听到不悦耳语,并自己所说之言也成了争吵之因;绮语会导致言语无有威力、口才拙劣等;根据造业的大、中、小,堕地狱、饿鬼及畜牲道,我们就会放得下妄语、离问语、恶语及绮语。

    118、 丈夫运用堂堂,逍遥自在无妨。一切不能为害,圣固犹若金刚。不著二边中道,倏然非断非常。五欲贪嗔是佛,地狱不异天堂。愚人妄生分别,流浪生死猖狂。智者达色无碍,声闻无不惘惶。——《宝志公》

    119、 人生欲壑难填,惜福让我们懂得勤俭节约,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一切。少一些攀比,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学会知足常乐,便能让心灵达到一种从容而淡定的境界,便能用感恩的心去感受富足,包容一切、感激一切。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佛说母亲十恩】一、怀胎守护恩;二、临产受苦恩;三、生子忘忧恩;四、咽苦吐甘恩;五、回干就湿恩;六、乳哺养育恩;七、洗濯不净恩;八、远行忆念恩;九、深加体恤恩;十、究竟怜愍恩。唵嘛呢叭咪吽。愿天下所有母亲吉祥健康,平安喜乐。语录基地。

    121、 【最有禅意的句子】学佛时间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应该将烦恼、执著、习气彻底降伏和断除,同时,爱心和智慧得到无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驰,烦恼比没有学佛人更炽盛,内心的执著和习气比没有开始修行时更严重。原因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见,于是所学所修的一切,反而成为增长邪知邪见的助缘。

    122、 活在当下,并非不回忆过去,不展望未来,而是专注于每一件事,用全部心思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现在都会引导未来,所以,失去了此刻,就相当于失去了未来;把握此时,才能创造出好的未来。

    123、 吾人学佛,须从吾人能实行之佛的因行上去普遍修习,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行。要之,凡吾人群中一切正当之事,皆佛之因行,皆当勇猛精进积极去修去为。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民国)太虚《行为主义之佛乘》

    124、 心灵的欲念,是引发人生最痛苦的因。

    125、 做人应该立好志、发好愿。从事慈悲济世工作要发挥“义务”的精神,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忙;不要因为一点不如意事或眼前逆境,就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可怜的人。其实人生在世,往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26、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127、 若以菩提为其物者,彼彼众生由我想故,而有我想,即非菩萨。《大宝积经》卷一,三律仪会

    128、 苦中作乐自坦然,化苦为乐得超然只有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领会乐。

    129、 心怀慈悲,与人为善,努力服务于人,不一定会受到赞赏,不一定会被他人铭记在心,有时正好相反,你默默的付出可能被完全忽略,你慷慨的善行可能遭到嘲笑,你勇敢的牺牲可能被人中伤,那么,博爱和行善,还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因为博爱和行善,不仅仅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环境。一个人的幸福是不存在的,一池之水污染,谁是清净的一滴?一山之木枯萎,谁能独自欣荣?一个人的幸福和许多人的幸福的关系就像天空和云彩一样,如果没有云,天空会不会寂寞?如果没有天空,云到哪里停泊?先觉者们完全清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因此,无论他人的态度如何,他们都会坚定不移地博爱和行善。

    130、 世间一切现象,不外是我们心灵活动的一种影像,一种投射。心仿佛是画家的一管彩笔,能够随我们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来描绘出聚散离合的情境;有些诸如变色龙之类的动物,也会随着生存环境的不同,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将自己的身体蜕变成和环境相同的颜色,通过这层保护色,以避免外界的伤害。

    131、 【天天禅语】只要甘愿、乐观,人生没有过不去的苦。

    132、 精进,看起来是辛苦,实际是安乐。禅定,看起来是刻板,实际是活泼。智慧,看起来是放下,实际是拥有全世界。

    133、 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二是靠俭。勤是开源,俭是节流。

    134、 这世上所有爱与恨都是自己感召而来,我们找到怎样的爱人,得到几分爱,都是我们内心的写照。当我们抛开那些俗世的想法,抛开外在的条件净化我们的身心时,身上的场态阳多阴少,便能轻易感召与我们匹配的真诚伴侣。

    135、 不管是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证严法师

    136、 对人生抱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使得只想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自我封闭的心情,同是试图深入封闭状态中并勇往直前的心情之间的矛盾,总是使自己陷入孤独,并且成为我们总是嘟囔着人生真没意思那句口头禅的根本原因。

    137、 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力,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苦乐的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拥有使用地球的资格,每一个生命都平等地具备使用地球的权力,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尊重生命呢?为什么不善待动物呢?

    138、 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禅不在禅堂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

    139、 修禅的关键在于行禅,在于如何去做。听得太多,说得太多,却不去做,这也是假法。虽然听得不多,说得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这就是真法。

    140、 这世上男女间的相生相克,也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141、 一切世间恶、不善法,皆以无明为其前导而得生长,以无惭愧为其后助而不损减。《本事经》卷四

    142、 古人说“覆水难收”,实际蕴涵了昨日不再、悔恨无益的深刻智慧。

    143、 佛说:此事相距不远,不关他人的事,正是我自作自受。生活中难免有烦恼,难免会倒霉,难免有挫折和失败,怎么办?埋怨老天爷,埋怨环境,埋怨政府,埋怨他人,有用吗?非但没有用,烦恼只会更多,挫折感更强。为什么呢?一旦找到了一个推卸责任的对象,怨恨便具体化了,难以排解。但是,谁能为你的不幸负责呢?怪老天爷,老天爷不会答理你;怪环境,环境不会为你改变;怪政府,政府没闲工夫听你诉苦;怪他人,他人不会认账。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深陷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因此,佛经告诉了人们一个迅速摆脱不良情绪、重新审视和面对未来的方法:忏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过错,追究自己的责任。人总是容易原谅自己,不容易原谅别人,记别人的仇能记十年,甚至一辈子;记自己的仇能记十天就不错了。一旦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很快就释然了,不良情绪也烟消云散。

    144、 巍巍堂堂,万像之中独露;明明历历,百草头上相逢。——《宏智禅师广录》

    145、 死者弃身,其行不亡。譬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实出于上。作行不断,譬如灯烛,展转燃之,故炷虽消,火续不灭。行有罪福,如人夜书,火灭字存。……人死神去,随行往生,如车轮转,不得离地。《佛说孛经》

    146、 禅坐并非等同于禅定,通往禅定的方法还有很多,圣严法师所推荐的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都是修行的常见方法,并且以后三种更为重要。坐禅能将身、息、心的调节合而为一,保持正确的舒适的姿势,调整呼吸的节奏,放下心中一切妄念,将散乱的心集中为统一的心,“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

    147、 【天天禅语】要做心地农夫,自我耕心田,也在人人心中耕福田。

    148、 【天天禅语】把握当下做得欢喜、心安,就能得到道理。

    149、 若是想超出三界,要无念,连这个善念都无所着,行一切善,不着一切善,行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着一切相。

    150、 做人要敢做敢当,可以有利于己,但要无损于他!最好的生活就是以一颗纯善之心,真诚待人。做得多,要得少;不埋怨

    151、 逃避责任,寻求一生的清闲,就无法延续自己的慧命。

    152、 一位哲人说过:“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还可以是明天的现实。”理想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想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怀揣理想,人生便可轻舞飞扬。

    153、 共富不是要分富人的财产,而是要先富者承担起带领共富的责任。这 应该是邓小平提出先富论的前提。先富者是邓小平理论的受益者,富 而忘却责任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背叛。

    154、 学佛人不应该仅停留在念经、持咒等表面形式上,更不应该迷信于烧香、拜神、算命、神通等。佛教精神是慈悲与智慧。我们应怀着慈悲与智慧的心去实际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内心做起。成为家人的榜样之后,再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最终才能做到利益众生。

    155、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大般若经》卷四一二,乘大乘品

    156、 常人以为佛法重玄想,科学重实验,遂谓佛法违背于科学。此说不然。……“戒”、“定”、“慧”三无漏学,皆是改进通常之经验。但科学之改进经验重在客观之物件,佛法之改进经验重在主观之心识。如人患目病,不良于视,科学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则努力医治其眼以求复明。两者虽同为实验,但在治标治本上有不同耳。(民国)弘一《佛法十疑略释》

    157、 佛法的觉醒之道,就像一条清净的长河。长河具有滋养万物和冲刷污垢的作用,并不停地朝着大海的方向流淌。同样,觉醒之道也是如此,它具备增长众善和净化烦恼的功德,并不断地引领行者朝着佛果的大海迈进。增长众善的功德,是爱心;净化烦恼的功德,是智慧。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针对于调伏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而宣说。我们为了修行而作出的一切努力和付H{,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伏自心。即使我们修行长久,佛学渊博和身份高贵,但内心如果仍然没有丝毫被调伏的话,那就只是徒有虚名,而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

    158、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开悟,是为众生之慧命,若不能以众生 之苦乐为己身之苦乐,是为自私自利,与无上菩提背道而驰, 即使诸佛菩萨、善知识在面前,也会错过。

    159、 你必须做到唯求心安,事事无愧,人活着是责任义务,如初祖达摩所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耕云先生

    160、 跑马拉松,虽然起跑线一样,渐渐地必然拉开距离。贵在调节自己的体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虽然最后到达,也跑了同样距离。学业、人生都如此,贵在是自己的,贵在坚持,贵在不半途而废,而各随自己方便条件调节使用,缓急得当,决不放弃,必达目的。

    161、 心是禅的关键,禅是成佛的阶梯,心的悟力是长流不断,而非停滞一处的。因此,每个时候对事物的领悟都不相同,心境提升到某地就到达某一个禅天,此乃成佛之阶梯也。

    162、 慈悲为首,不损众生,是名羼提波罗蜜。《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163、 【消业与成佛】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方能消业除魔,方可获得幸福, 方可修身成佛。

    164、 【天天禅语】向正路走、做好事,是最恳切的虔诚。

    165、 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会饮尽红尘最后一盏茶汤,出离三千世界,换一世平宁。是迷途知返,是禅定了悟,已不重要。此后寒山石径,乘白驹而行,饮下千江之水,将禅茶品到云淡风轻。

    166、 有行者问:“即心即佛,哪个是佛?”师云:“汝疑哪个不是佛,指出看?”无对。师日:“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大珠禅师语录》

    167、 人不能无自我,也不能太自我,凡事过度必致偏执,人一偏 执,就容易钻牛角尖,痛苦就难以避免。所以古人教我们做人做事都 要执中,中则不偏不倚,思想崇正,做事崇实,做人崇信。

    168、 【佛语禅心】 如果你是抱着占有心态,无论你占有什么样的好风水,自然都无法为你服务。因为这样做违背了自然的本性。自然的本性是无我的包容。自然无私地养育着生命,却从来不占有我们的生命。父母之爱也是如此。所以上等风水是我们的心,而打开我们与自然能量的钥匙是孝道。

    169、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 古语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 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 枯竭。

    170、 “两舌”指立于两者之间拨弄是非,离间两者,令起斗争。有的人两 舌是为了达到挑拨离间的目的,这不但是口舌的过错,更是心中有恶念。

    171、 【安详 美的极致就是“安详”。

    172、 佛家认为,人生在世,时时会造作“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173、 知一切佛及与我心皆如梦故,如梦所见从分别生,见一切佛从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犹如幻术,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诸佛菩萨悉皆如响,譬如空谷,随声发响。悟解自心,随念见佛。“四十华严”卷六

    174、 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价,安宁、幸福。财色与名利只不过是泡沫与灰尘,何必抵死相争?

    175、 早晨让走过黑夜的眼睛找到光明,早晨使越过无声的耳朵听 到乐音。为什么早晨总是与希望相连,因为光明和音乐足以带你高 飞。光明指引飞翔的方向,音乐伴随前进的翅膀。鸟鸣和朝霞组成声 光世界,晨风和露滴舒展心灵情思。早晨的自然很多彩,早晨的飞翔 不寂寞,早晨的生命最生动。

    176、 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间。《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

    177、 一路行程,或乘车或步行,皆有一目的地,若漫无目标,是为流浪。参 禅亦然,不立开悟之信念,不行彻悟之跬步,纵使法门无量、花样百出, 于己何益?终是在宝贵生命里甘做个流浪汉。悟,需时节因缘,急不来, 古人以三世心念、因果之理,能够不急不躁、照顾脚下,目标也更长远。 日日行日日参,不仅所悟者横超三世,即使所造之器物、所写之文字, 也能流经千载而魅力不减。

    178、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干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四十二章经》

    179、 【天天禅语】做才有心得;付出,才有力量。

    180、 我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朴素地认为,假如人人都能自修, 人人都能自律,人人都能去恶向善,人人都能博爱,这个世界是不是 就没有这么复杂,人心是不是就会简单些,快乐就会多一些,痛苦就 会少一些,美好就会多一些,龌龊就会少一些?不要问别人能否做得 到,先问自己是否已做到。

    181、 无信与迷信二者,宁愿“无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须智信,不可捕风捉影。

    182、 有句古语是这么说的:“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两个人在一块过 了一辈子可能还跟新认识的一样,相互疏远而陌生;而有时两个人偶然巧 遇,可能会一见钟情,似曾相识,心心相印。因此,我们说“认识”的时 候,不应指两人相处的时间,而应指是指“心有灵犀”。

    183、 他人出于嫉妒心,非理辱骂谤我等,亏损失败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宋)朗日塘巴《修心八颂》

    184、 贪欲永尽,瞋恚永除,愚痴永尽,一切烦恼尽,是名涅槃。《杂阿含经》卷一,第18经

    185、 若缘自身起解脱,亦唯迷尽,无别有“我”名解脱者。(古印度)无著《大乘庄严经论》卷二

    186、 甲如理如法,认真念经;乙有口无心,也算卖力;丙则偷懒耍滑,把 真经念成歪经。老和尚虽洞若观火,但不点破,无论经念正念歪,大 家念完吃饭。如是天长日久,甲乙顿悟,老和尚从此听的都是歪经, 寺内香火渐断。

    187、 做一个云水禅心的人,在纷繁的尘世中,承受花开的美丽,承受凋零的凄凉。纵算人世冷暖,天高地远,我幺们依旧可以让日子过的清净简单。日子如行云流水,我们却可以烹一杯世味熬煮的茶,于老旧的轩窗下,看一朵白云飘过,一滴雨水滑落。

    188、 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189、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人生富足之道,不在于物质,而在于自心。

    190、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去欣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生就会因为这份欣赏与被欣赏而更加和谐、灿烂!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更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

    191、 若欲即身成佛位,无散专一观自心。(宋)米拉日巴《道歌》

    192、 秋天的晚风有一些凉,静静地在秋凉中行走,走向浩瀚的星 空,走向童年的梦境,走向你。你萌芽在我的少时,你含苞在我的青 春,你绽放在我的中年,你还将灿烂在我生命的终点。秋凉的夜晚, 相对于初春的早晨,不过一次寻常的花开花谢。好在时间是一个圆, 你我注定在某个切点重叠。

    193、 为人处世切忌心胸狭窄,争强斗盛,特别是在领导面前,不能恰如其分地符合自己的身份做事,就可能贻误自身。因为,领导大权在握,他们不会容忍你修身养性达到一定境界才让你去做事,不会因你的缺点和不足而让工作或者事业受到损失。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胁时,都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果断的措施排除危险。所以,对事情客观一些,理智一些,生命将是另外的风景。

    194、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195、 让父母欢喜、安心,就是孝顺。

    196、 欲,是自己欠下自己的食粮。

    197、 佛法大海,信为能人,智为能度。……若无信,是人不能人佛法。……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一

    198、 有失败的勇气,才有成功的希望;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实的收成。(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199、 累了,于夜深处禅坐。暗想,这世上的万事万物有影无形,缘起缘落,幻生幻灭,常常不由心不由人,来,无法阻,去,无法留。

    200、 人生在世,大家都知道,光阴失掉之后,是没办法再得到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重视名闻利养,而是重视光阴。一定要知道,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什么最可贵?时间最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太宝贵!佛法讲“时节因缘”,这是走向成功之道的秘诀。—诤空法师

推荐经典句子

精选经典句子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