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组词语大全
上万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

关于文化习俗的民间谚语、俗语大全

来源:爱组词网 发布时间:2020-07-05手机版
    关于文化习俗的民间谚语、俗语大全_一品句子

    文化习俗篇

    文化习俗类俗语是文化的通俗化表达,从此类俗语中可以窥见我国民间习俗的一角,可以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集体认知和行为倾向,它们对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习俗,强化民族认同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轻诵出几句文化习俗类俗语,其实我们已在不经意间成了传递民族文化的使者。

    八月十五吃月饼

    八月十五大过年(指中秋节比过年还重要)

    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土家族俗语)

    成不成,酒三瓶(旧时满族男女青年定亲时,男方请媒人带上一瓶酒,当第三次去时,才能知道女方是否愿意成亲。如果拒收酒,表明双方的亲事未成)茶要喝烫,老婆要胖,皮鞋要亮(纳西族俗语)

    除夕夜,不睡觉,一年都是精神好

    寸丝为定(指订婚文物,即使是一寸丝线,一旦交换,即为定妥)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指无论多忙,无论你懂不懂回族风俗,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古尔邦节)和庆祝活动都得参加](回族俗语)

    冬至杀年猪

    冬至长于岁(指冬至比年节还重要)

    侗不离酸,汉不离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指旧时男女婚姻)

    行客拜坐客

    鸡狗不到头,虎兔泪双流(指男女婚配。十二生肖中,属鸡的不能与属狗的相配,属虎的不能与属兔的相配)

    九月重阳,移火进房

    酒斟满,茶倒浅

    腊月二十三,家家糖瓜粘(旧俗腊月二十三,要换一张灶神像,让灶神吃后,嘴上粘糖,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五,掸尘扫屋土

    腊月廿六,肉香满苗寨(苗族俗语)

    老人死了,不同化生子埋(化生子:小孩子)

    男女授受不亲

    年年有个七月七,牛郎织女来相会

    廿四过小年,三十过大年

    七莫出,八莫归(指春节后正月初七不要出门,正月初八不要回家)

    清明扫墓,祭长辈

    人不出名马出名(蒙古族俗语)

    三更不改名,四更不改姓

    三十夜间的火,元宵夜间的灯

    三十夜间火,月半夜间灯[月半:(方)元宵节]

    丧事不请自去,婚事不请不来

    上灯圆子落灯糕(上灯:正月十三夜设灯,叫上灯。圆子:糯米粉做成圆形食物。落灯:正月十七日收灯,叫落灯。指上灯吃圆子,落灯吃糕)

    事从宜,礼从俗

    维吾尔族的姑娘,辫子一箩筐(箩筐:农村装谷的筐,蔑制的)

    五福之中寿星先

    五月端午吃粽子

    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壮族俗语)

    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牛钱

    先打廿一,后打廿七(指过春节打扫卫生,第一次打扫卫生是腊月廿一,第二次打扫卫生是腊月廿七)

    先敬其宾,后敬其主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新郎骑白马,新娘家山鸡上桌(朝鲜族俗语)

    一岁是男,百岁是女(旧礼教限制男女之间的接触,即使年龄悬殊,也必须遵守“男女有别”的成规)

    有钱有钱,回家过年

    有钱无钱,买画过年(买画过年:北方民俗,过年家家贴年画)

    有心拜端午,八月十五也不迟

    有心拜端午,九月重阳也不迟

    有心拜年,过了寒食也不迟(寒食:节名,清明节前一天)

    正月十八,木杵插活(木杵:木棒)

    正月十五吃元宵

    正月十五烧门折,各寻各路(门折:过年贴在门上的财神菩萨像。指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后,各自去做各人的事了)

    正月迎花灯,五月爬龙船

    只要讲得明,牛肉敬得神

    主不吃,客不饮

    自古白马怕青牛,虎兔相逢一代休多音字组词,金鸡不与犬相见,猪与猿猴不到头(旧指这八种生肖出身的男女相配,相冲相克,不宜结为夫妻)

    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哈萨克族俗语)

    左青龙,右白虎,不怕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指农村做房屋)

推荐经典句子

精选经典句子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