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组词语大全
上万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

静思语录佛语人生

来源:爱组词网 发布时间:2020-07-05手机版
    静思语录佛语人生

    【1】、 三界如火宅,谨记“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摈除自大骄傲之心,以慈悲柔和的声色待人接物,方可安心立身处世于人间。

    【2】、 发欢喜大愿心:对一切世事应抱持着欢喜心与恒常大愿心,不可仅凭一时冲动的热情行事。

    【3】、 然而“热心易发、恒心难持”,面对现实的人间世态,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令人感到灰心、失望,这是凡夫的通病。

    【4】、 尽管众生刚强,人事艰难,我们仍必须立于正确乐观的理念中,守住自己的岗位,并发愿以爱心净化人间。

    【5】、 “发欢喜心,充满希望!”对人要不断地感化教育,对事要时时刻刻坚守志念。充满信心、毅力、勇气,面对现实的人生,则任何困难皆能迎刃而解,而且乐在其中。

    【6】、 人生炼炉:“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根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但是从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由过去生延续至今生此世,加上现在社会各种形态的污染,因而产生了贪、嗔、痴三毒恶业。

    【7】、 恶习不破除,善根无法增长。

    【8】、 众生的陋习像渗有杂质的废铁,而佛教则如同一座大镕炉。佛陀以佛法灌输我们的精神、洗炼我们的心地。一般人听闻佛法时,觉得佛陀的教育及佛法的开导确实有理,并且当场觉悟自己过去所做皆非,能自觉错误而忏悔反省;正如同废铁在热炉中,已经被火烤热烧红,并且开始软化。

    【9】、 但是,热红的软铁若没有继续锤炼,只要稍离炉火还是会冷却,回复成本来的废铁,一点杂质都没有除掉。

    【10】、 人事的磨练就好比一支大铁锤。所谓“打铁趁热”——当一个人接受佛法之后,觉悟过去皆非,在他开创新的人生之初,就应给予适度的人事磨练来鞭策他,使他做到事理相融,人事圆满的程度。

    【11】、 要制造良器,需经烈火烧熔再加以锤击,不断重复,千锤百炼,才能去除杂质,成为精湛理想的器具。

    【12】、 要拾回“人性本善”的清净心性,折服刚强、顽劣的众生心,唯有以佛教智慧的教育及人事的锤炼,才能真正除恶存善,成为人格完美之人。

    【13】、 智者的抉择:常言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若能多接触人事、多一分经验,就可以多增长一分智慧;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深具历练智慧的功能。

    【14】、 每个人都应该时时自我训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必须善加分辨是非,亲近并学习良善贤者。

    【15】、 有人说善恶无定论,人性善恶的标准,很难做评价;但是我们可以由其人的行为来判断。

    【16】、 又有人说:智慧或愚痴,的确也很难下定论;但是却也可以观察此人平时所喜好亲近的人、事、物,以作为评论的依据。

    【17】、 所以,若想增长智慧,必须先避离不智之事,莫亲近愚痴之人。

    【18】、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没有品德的小人易趋近于利,日常生活中常与人斤斤计较,为了贪图小利而伤害彼此间的感情;小人缺乏仁义心,偏向自私自利,是无智之人,易远离正道。

    【19】、 而君子却知晓大义;“正”与“义”相辅相成,一个注重道德仁义的人,做事一定光明正大。因此我们要远离不义,舍弃个人私利,亲近仁义。

    【20】、 人生在世,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应该找寻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设若常常亲近愚痴之人,则前途茫茫,方向也容易有所偏差;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谨慎深思。

    【21】、 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亲近有道德仁义的人,能导引我们走上正途,使我们增长智慧福德,所以要随从贤善之人,选择有意义的事,并积极去实行。

    【22】、 “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能止恶行善、利益人群、造福大众,即是真正智者的表现。

    【23】、 刚柔相济:凡夫外表看似刚强,内心却是畏怯软弱;圣人则是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能坚强己志,柔能调伏众生。

    【24】、 能坚定己志,则能肩挑如来家业;而平日需柔和慈忍,方能统理群众。

    【25】、 人应洁身守志,于体悟人生真谛后,更需坚立自己的精神慧命,清净身心、守持志愿;以平等、平常心,利益群生,绝不可为私利着想。

    【26】、 若志愿颠倒,独善修己,便落于小乘,无法成为模范师表;若意念薄弱,朝秦暮楚,虽能知理,却不得守道、行道。

    【27】、 正直无私,刚柔相济,是立己达人的最佳典范。

    【28】、 古德云:“形直无不影端,声和自然响顺。”内在的威德与温和的言行,确实能慑服众生,受人人所敬爱。

    【29】、 平等心、欢喜缘:对人需时常保持一分平等、平常的爱念,不生厌弃憎恶的心理。

    【30】、 有些人不熟识对方时,大家都非常讲究客套与礼节,彼此和乐相处。等到时日稍久熟识对方后,即“熟不拘礼”,不再讲求礼节了。

    【31】、 失礼越节时,讲话就容易发生冲突,所以有人说:“恨由爱起。”最初彼此无所求,即能和睦相处;但熟识对方后却渐渐忘记礼节,互相要求,求不遂意即生怨恨之心。

    【32】、 因此,要长久维持亲情或友谊,必须温和守礼始终不渝。莫起嗔恨心,更不可粗声粗气、出言不逊,或举止行为越轨冒犯。

    【33】、 互相尊重,谨守礼节;无求即无怨,心平即气和。

    【34】、 以平常心、平等念互相照顾礼让,方能永结善缘,皆大欢喜。

    【35】、 善解的心:“手画虚空,画过无痕”——凡事皆善解,即得欢喜自在。

    【36】、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因此常导致一些冲突。若具正知正见,则对任何外来的逆境、烦恼,都能片刻止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有如耕耘心田,去芜存良,培育纯真的善念,如此才不致堕入偏邪。

    【37】、 要时时刻刻清除心田杂念,若常常幻想未来、时时停滞于陈年旧事,则无法向前迈进。凡夫心都是好事易忘,怨恨难消;受人恩惠不知回报,稍不称意,便常记恨在心,生诸烦恼,这叫做邪见。

    【38】、 学佛者不应自寻烦恼,要善加化解烦恼,对别人的不悦与刻意伤害,应尽量放下、看开。也许别人无心伤害,而是自己有意接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无心伤害人的人无罪,有意去接受别人的伤害,才是自招烦恼业!

    【39】、 我们必须好好地思考,他人为何对我不高兴?检讨自己的错误所在,解开入我的误解或恶意伤害,尽量使人事圆融、皆大欢喜。

    【40】、 对于别人无心的伤害,应该当做鼓励,以欢喜心接受,不可因一句轻微的话,就认为是对方在讽刺。

    【41】、 即使是有意中伤,也应该原谅他,因为他必定有所烦恼;唯有宽谅别人,方能提升自己的美德,时时充满幸福与欢喜。

    【42】、 “善解”,必须以“感恩欢喜”之念去实行。修行有成的菩萨,起初必经“欢喜地”,具足爱心、信心、宽容心。佛陀的教育,是教人舍小爱、扩大爱。要抱着宽阔的心胸爱一切众生,肯付出爱心自然能和乐,这就是慈念。慈予乐、悲拔苦,只要不拂逆人意,让对方快乐,彼此皆能欢喜自在。

    【43】、 “善解”,应对人存恭敬尊重的心念。在团体中,不可执守着“自己的工作完成就好了,不管别人的事”。应广结善缘,互相帮助,对人无怨、对事无尤,不计较一切人我是非,彼此和睦敬重,表现出最美善的人际关系。

    【44】、 人难免有烦恼,但这是短暂的,我们要运用明智的慧心、反省审思,以清净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人事,善加化解所有烦恼。从今开始,尽速舍弃烦恼,展现新的人生。

    【45】、 宗教与人生:凡是“宗教”,都是为了教育众生而设立于人间,其宗旨是为引导大众得到心灵上的平静,安于自己的岗位,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

    【46】、 如果宗教团体之间彼此对立、互起派系干戈,那就令人惋惜和悲哀了!

    【47】、 其实,并非宗教出问题,而是信仰的人出问题。

    【48】、 因为某些人曲解了宗教超然的意义,致使在迷惑中偏执自我见解,作茧自缚,这便是迷信者。迷信的人信仰宗教常会追求虚幻的理想,导致思想分歧。譬如一棵树,如能用心好好照顾,将分歧的杂枝整修完美,使树干健全生长,就会令人喜爱。若任凭杂枝乱草缠绕,再好的树质也会遭受破坏而影响观瞻和价值。

    【49】、 另有些人不讲究自己的行为,以为信仰某宗教就能上天堂,若不信就会堕地狱,因此心生惶恐畏惧而盲目信从。更有人说自己已了生脱死,得到永生的境界,或具有异能神通。这就是迷信者在宗教枝节上生幻相;这种人容易误入险道、走火入魔。

    【50】、 其实,世界各大宗教团体,都有具体的组织性与教育性。例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正确的宗教,最主要是在人间设方便教法,引导人们建立大爱的精神。但是人们大都无法体会其意义,舍本逐末。

    【51】、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千经万论,无不是要引导众生走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精神;然而众生却常将其曲解,无法深体宗教的中心精神。

    【52】、 人在迷信中追逐幻相,自然会产生无数烦恼,在虚浮幻相中求取名利,更是苦恼。

    【53】、 所以说,与其迷信不如无信,若要信则应智信、正信,绝不可捕风捉影;否则徒劳无功、枉费人生。

    【54】、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不谈论怪、力、乱、神,以避免导人于邪途,致使社会不安。正确的宗教教育,主要是教导大众如何做好人;并非无中生有,以怪诞之说使人沉迷,或以暴力乱象扰人身心。

    【55】、 信仰宗教,必须秉持诚与实的心理,坦然面对现实人生。若能透彻世间物质与爱欲,扫除欲心染着,去掉名利的迷执,就会体悟正法而得欢喜。

    【56】、 真正的实法,必合于日常生活的需要。既入宗教之门,就须在人间发挥效用;所修学的经典教理,要合乎人情事相,绝不可迷信。

    【57】、 除了学习实际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良能外,最好能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经验及所了解的道理教导他人。若能如此,则能增长真实的善根。

    【58】、 觉之教育:社会上一般人,多以为:“自己一生没做坏事,问心无愧就好了,何必信佛、拜佛、念佛?”又有人以为:“自己的常识、学问都很丰富,何必研究佛法的教理?”这种见解,实在是极大的错误!因为佛法有如大海中的指南针,有了佛法的信仰,可得到心灵上永恒的安乐与欢喜!

    【59】、 研究佛教的教理,可充实知识,增长智能,满足我们在人世间、一切科学所追求不到的真理实相。

    【60】、 有些人不了解佛法,总以为苦恼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求得解脱;认为佛教是消极、逃避现实的。这是错误的观念。

    【61】、 其实愈是有知识、有志节,要追求宇宙真谛、探讨生命奥秘的人,更需要宗教——尤其是佛教——觉之教育。

    【62】、 接受佛法的真理教育,能提升人生,懂得尊重自己、礼敬他人,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

    【63】、 佛法圆融无碍,广博深远。不仅能教导我们透彻宇宙人生真理,并且能启发智慧,发挥良知良能,让我们真正获致身心解脱的自在境界。

    【64】、 太平安乐的世界,是众生心地善良、厚德重道所感。我们必须在佛法修行中,起勇猛精进心,生慈悲喜舍的善念,才能获得人生真妙义谛,得到心灵轻安的喜乐,及生命永恒的解脱!

    【65】、 佛教的大乘精神:经云:“佛陀出现人间,是为一大事因缘。”亦即教导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使达佛的境界。这是佛陀教育的最终目标。

    【66】、 现今社会上的人,往往是佛、道、神不分,其实,佛教并非道教,佛更不是神。佛陀是人格至高升华的圣者,是真实人生的智慧引导者;神则是福报较大的鬼道众生。

    【67】、 佛弟子敬仰佛陀,应将佛圣化而非神化。圣人是真实的存在者,是真实出入世间来教育众生的人。所以说,佛陀不是神,而是超凡入圣的大觉者。

    【68】、 真正传统的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其道德及哲学性的教育,亦流传于后世。

    【69】、 而民间信仰的神,如帝君、王爷、公、婆等一切神明,实非佛非道—一是“有信无教”;是以往民智未开,依存于人民心目中的一种传闻性的民间信仰。

    【70】、 佛教则是“有教无类”,男女老幼都可以接受,三根普被。佛教教育包罗万象,举凡科学、心理学、哲学、医学、天文、地理……在佛法中都能得到圆满的解答,而且一般的学识也能受用,一切无碍。

    【71】、 佛陀教育众生的最终目标,是大乘的慈悲智慧。

    【72】、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净心”为第一,以“利他”为至上。

    【73】、 但因众生的心量与智慧领受不一,故不得不分层施教,因此有三乘教法——大乘、中乘、小乘。鼓励人们独善其身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兼善天下,启发人人本具的大乘慧心,透彻人世间的真理,利益众生。

    【74】、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大乘精神的表现。

    【75】、 我们应以最纯净的心与最透彻的爱念,为人群服务,抱持不求回报的精神,牺牲享受,享受牺牲;发挥良知良能,启发更多人同行于菩萨道上。

    【76】、 觉:觉有三个阶段:自觉、觉他、圆觉。

    【77】、 悉达多太子在自性初明之时,觉悟到人生是苦,发心修行,觉悟证道——自觉;而后教示世人——觉他;能自证、教人即为觉行圆满——圆觉。我们也应依照程序学佛修行。

    【78】、 修学佛法并非一定要学长篇大论,佛法也不是高深难解的抽象概念,而是如实且深切地了知人性的本然。从日常生活中,仔细由外在的形相观入内在的心念,尔后以各种适当的规戒约束外在的行仪,再以外相的格局、规正内在的心念。孔子“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意义便在于此。

    【79】、 修行得自己力行实践,靠自己的精进来启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望无修自成的成果。

    【80】、 在深切的证悟之后,再以这分“觉”来开启众生的智慧。自觉而后觉他,佛的本怀——“圆觉”无非如此。

    【81】、 透彻无常观:无常,是世间的现相。

    【82】、 人身有“生老病死”,心识有“生住异灭”(来源 www.yipinjuzi.com),宇宙有“成住坏空”。佛陀教导我们,透彻此三理四相,了解人生无常。

    【83】、 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彻;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满足。

    【84】、 必须认清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的事相,分别真伪、明辨是非,以学习明哲智慧,才能通达觉悟之理,更能反观自性,以安乐自得。

    【85】、 世间一切皆是共业,四大苦空、生灭变异,起于众生之心念。由于贪、嗔、痴等欲爱,生不平等心,起无明惑,兴风作浪,造成动荡不安。

    【86】、 世间事物无常,有形的物质、有所求的爱,无法永久恒存。唯有无私、无求、无我的大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87】、 “一念善心起,诸事皆吉祥;一念恶心起,种种灾难生。”本性遍满虚空、无处不有;佛法无际,慧命绵延不绝。修行者虽然不能有爱欲追求的意念,但必须秉持进取的精神,常怀着无限的希望。

    【88】、 良药:学佛者应遵行佛的教法——发大乘心,实行菩萨为众生服务的精神。

    【89】、 为佛教、为众生,是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至高心境。不仅要救济贫病,最主要是劝导人心向善。

    【90】、 世间的众生,时常都在病与贫的状态中。佛法能令众生得安乐;也能拔除世间一切灾难苦厄,救治众生身心的病态,所以佛法是救世良药。

    【91】、 救世必须先救心,人人都有与佛相同的佛性,唯有信仰佛法,改正邪蔽的思想,矫正不端的行为,福利社会人群,倡导教育、健康及正常的娱乐,才能得到心灵永恒的快乐。

    【92】、 对于贫困、孤老无依、残疾痛苦的人们,更需起怜悯心,使他们也获得和平快乐。

    【93】、 一分善念一分福,善多福隆,居地吉祥。我们应该学习佛的慈悲,实行佛的教法,做到受施者得实惠,布施者得安乐,才不失“予乐拔苦”的真义。

    【94】、 为善不退,求法不休,增长慈心悲愿,精进布施,则能完成慈悲喜舍的无量功德!

    【95】、 痛苦:人生八大苦中,以“病”苦为最。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之外,还会导致精神上的折磨;身心疾苦,令人日夜难安。

    【96】、 佛陀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既知有病,就应遵从良医诊断治疗,免除苦患。

    【97】、 若不知己病,又不肯求医,则永远不得安乐自在。

    【98】、 佛陀为教育颠倒众生而示现人间,透彻人生病根苦源,导人行于善道,以解脱苦恼。若要去除身心痛苦,唯有珍惜人身,把握因缘,将身作为“载道器”,接受佛陀之教法,洗炼身心。自然日日法喜充满,时时轻安自在。

    【99】、 佛口所生子:经云:“佛口所生子”——佛常说法净化人心,成就众生慧命,是谓:佛从口生“法”子。

    【100】、 父母精血结合,而成四大假合的肉身,会生会死、有时限;有病有老、污秽不净。

    【101】、 佛陀出广长舌相,周遍法界,由佛口所生是清净法身,无生无死,无凡夫分段寿期;无老无病,永不毁朽,此为慧命精神。

    【102】、 佛陀所化育的是法身慧命;父母所孕育的是血肉之身的生命。

    【103】、 人不分老幼或男女,皆有丰富的爱心;因“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本具善心爱念——良知。佛以真理引导我们发挥善念,所以说“佛口所生子”,即是清净法性身。

    【104】、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唯勤修法身慧命,始能上报四重恩——佛恩、亲恩、师恩及众生恩,下济三途苦——地狱、畜生、饿鬼之苦。

    【105】、 善知识:佛性是人人心灵本具之智慧光明;学佛是为了去除无明,开启慧光。

    【106】、 “学”者,“觉”也,去蒙蔽而觉悟之义。

    【107】、 由于众生无明;执于邪妄,如被一层硬壳包围遮盖,暗无天日,无法照了一切诸法。

    【108】、 若想追求佛道,启发慧性,则必须像小鸡一样,破壳而出,始能彻见宇宙天地之光明。

    【109】、 慧远大师劝导后学:“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善,亲附上士。”因为贤人善士能引导人增长慧根福德;愚痴小人会使人误入险道,所以要慎选良师。

    【110】、 佛言:“发心学般若者,其数如恒河沙,然成就佛道者,难得一二人。”是知菩萨发意,须依善知识之引导深心坚固,以身作则;精进力行,永无退转。如此则“法喜卧安,心悦意清,圣人演法,慧乐常行”。

    【111】、 返璞归真:精湛利巧之器,需经洪炉烈火,烧炼千锤、去滓存菁,使废铁成精钢。

    【112】、 人世中的完人,需以法水滋润,洗涤心地、除妄存诚——使凡夫入圣地。

    【113】、 众生顽劣迷妄,谬乱颠倒是非,治心要法,须求体会妙理;融会义理则意和气静,而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

    【114】、 以真人治妄心,则心自灵妙!

    【115】、 美丽与哀愁:古德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此意:美好的表面,常蕴含着悲哀苦因!

    【116】、 孔雀因有一身美丽的羽毛为人所喜爱,所以被关置于笼中,不得飞翔自在。

    【117】、 鸿雁虽无美好的羽色,不被人所赞赏,却无羁绊之虑,海阔天空任其自在飞翔。

    【118】、 孔雀之所以不如鸿雁,是被炫丽的外表所牵累。

    【119】、 又云:“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意谓:在俗之士虽拥有财物、名利、权势,然亦蕴含着许多困惑与不得自在。

    【120】、 修行者内谦外让,超然于情欲物外,世间一切事物、权势,甚至生命,对他而言,都无所碍而得自在。

    【121】、 修行者虽一无所求,但于心灵深处,所得丰多,远超过一般俗世富贵力。

    【122】、 道与人:佛法云:“本性遍布虚空,本性无处不有。”于十方有情世界中,都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清净大爱,这分爱无形、无色、无我、无求,不生不灭。

    【123】、 世间多少人事物,无时不在生灭变异中,不论物质、精神现象,或有形无形、有所求的爱,没有一项是永恒的,唯有佛菩萨清净透彻的爱,能够永久存在。

    【124】、 学佛,必须将内心的爱表现于行动,发挥自己的良能造福人群。佛陀设教在世间,是为了救济众生。古人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学佛不只是听经拜佛,而是必须由本身做起,修养自己的形象;把个体与个体相互结合起来,发挥团队的行动。否则教理虽好,若无人实践力行以发扬光大,即使是精湛妙法,世.无可奈何。

    【125】、 人生无常,最坚固、最可靠的即是宽大的爱心、无我的精神、真诚的教育。学佛应身体力行,普利群生,推行整体合作与圆融无碍。如此人人和睦、互敬互爱,则是无私无求的清净大爱。

    【126】、 开心功夫:大多数的人,心与意念无法摄持一致,皆起因于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气。

    【127】、 凡夫心念容易散乱,若能收摄散乱心,使成为一念道心,则身与心皆可清净寂定,轻安快乐。然而世间多障碍,障碍有自障他障,致使道行受阻。

    【128】、 比如有些人做事每受诸多障碍,无法顺心如意达到目的,或受情爱缠缚;或是看不开财势名利;也有人被命运所摆布。这都是外在的障碍,亦即是“他障”。

    【129】、 他障不算可怕,自己内心的障碍才是最严重、最可怕的;外在的障碍不必畏惧,最应该谨慎的是内心的魔障;人心若有散乱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

    【130】、 所以,平时要收摄自己的心念,只要心专、意专、神专,自然能道道皆通。有的人说自己运气不好,做任何事都不通顺;其实,只要放开心念、看开烦恼,常常培养欢喜心,则心开运通,四通八达,无事不利。

    【131】、 也有人事事不如意,便去相命问神,说是被“五鬼缠身”。鬼从何处来呢?从自己心中所生,若和五人作对,就有五鬼在你心中。

    【132】、 有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此即是轻安,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自在安然。若是与人有恩怨,必定会时时提防、怕人暗算。

    【133】、 因此,我们平时要常培养“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心看人,则人人是佛;若用鬼心看人,则人人是鬼,似鬼魅般地纠缠你、障碍你。

    【134】、 设若他人对你好、对你爱护,你却会错心意,抱着占有心来看待;有这分占有的私爱,也会变成怨心。

    【135】、 如此,情与爱的缠缚,就是一种自障碍,会使人意乱情迷、浮动烦躁。

    【136】、 修学佛法,就是要学得何时何地都能定静,自我训练“摄诸散乱心”。心若不专,则意不能定;意若不定,则慧不能生,以致愚痴暗昧,自生障碍。

    【137】、 一切罪障都是自造的,我们应以佛心来包容一切,对人不怨、对事无尤;不生怨尤之心,则能心存感恩接受人事,而且能常常快乐自在,时时精进,不受外境所障碍。

    【138】、 能透彻此真理,则能以正信正念善解人间事,转障碍为道念、转道缘为善缘:使心不散乱迷惘,对物质无贪恋、对名利不起爱欲、对情爱不执迷、对生死无忧惧。如此静定不移,则智慧增长,事事皆能成就。

    【139】、 转迷成智:正知正见使人神清心净,寂定常乐;邪知邪见令人思想分歧,迷惘艰苦。

    【140】、 是故吾人必须循乎光明正道,切莫误入旁门曲径。

    【141】、 宗教之信仰首重“正信”.佛陀示现娑婆,教化无明众生,欲令悟入佛的知见。

    【142】、 学佛,要端正自我见解,坚定正确的信念,自学教他。

    【143】、 身为佛弟子,应具足智慧,将佛格“圣化”,深心体解佛法,发无上心,度化无边众生。

    【144】、 切勿将佛“神化”,盲目追求虚幻缥缈的假相,以致走火入魔,心不由己,如此不仅自误,也会误人。

    【145】、 智信者深体佛法的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的美意。一切虚饰作伪,皆起于染心,心虚则执迷不悟,无法体解大道。

    【146】、 迷信不如无信,因此学佛一定要转迷为智,离开凡夫之烦恼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147】、 真理:何谓真理?理与事能配合、事理相融,即是真正的道理。

    【148】、 世间有许多虚无的理论,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也非常深奥莫测,但却令人难以体会、不易了解。难解则难行,难行难解就是虚渺,虽然有理,却非正道,所以行不通。

    【149】、 所以真理正法,是理事互融。追求真理者,像个迷路的人想寻找正确的道路,找到正路后,就不会仓皇失措、忧虑恐惧,而会充满信心与勇气。

    【150】、 站在真理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向前行,心情会更加安定平稳。因为方向正确,就不再迷失,而心中自然会产生一股永无歇止、不断精进的意念,道路风光更是令人感到一分踏实的欢喜。

    【151】、 平时所学的真理正法,必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要学以致用。若只是了解文字上的理论,却无法身体力行,那是得理而不会道,知理却不懂事,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

    【152】、 有的人无法了解何谓“佛道”,以至于对佛教产生误解。

    【153】、 一是形象的曲解:有些道场常举行法会,配合时节而有各种礼佛、拜经、点灯等仪式,一般人不知其所以然,而将佛法与民间信仰习俗混为一谈,把佛法曲解为迷信,这是道场形象引起人们的误解。

    【154】、 一种是学术上的曲解:一些有智识的人,将佛教经典文籍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而愈觉佛法的深奥,认为这不是人的能力所及之事,所以对佛教敬而远之,误解佛陀的人格脱离现实生活。

    【155】、 事实上,佛法是人生最平实的教育,佛陀在世间教导众生,是日常生活人性的教育;佛陀教育弟子少欲知足,看开人我是非,修养心性以待人接物。

    【156】、 我们平时的行为举止,若能与道理相融合,则不会起烦恼,甚至能生欢喜心。若有理而无道,执着法理文字,不辨人事情理,当然会误入迷途歧路。

    【157】、 修行并非逃避现实、离开人群,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道理和人事必定要圆融。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利益众人,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158】、 “人格成,佛格即成。”佛陀示现人间,不是教人离开人性,而是舍除习气,回归清净佛性。能得善法即生欢喜心,慎择正法而拳拳服膺,志无退转、心无厌烦,就会日日法喜充满。

    【159】、 净化心灵:世间一切人、事、物,绝无永恒不变的,而人之心念更是异灭无常。故须善用智慧,观察诸法变异生灭,切莫谬取虚伪之法。

    【160】、 心与理会合,则得法欢喜;这种欢喜不是从颠倒而生,是常住真实的法乐。

    【161】、 若只求得理,而不行于事,必定无法体会道,无法得到真妙法喜。

    【162】、 学佛须修养内性,净化心灵;服务人群而心无所求,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

    【163】、 不修无益苦行,于真谛法中,以勇猛心离邪思、邪行,行于正法,则心能安定平稳,精进不断,法喜充满,终至得到解脱。

    【164】、 理想的完成:人人皆有理想的志愿,可是理想常与现实相违!

    【165】、 尽管发大愿、立大志,却不实践力行,则永远无法达成理想。是故“愿”与“力”要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理想与事实方能圆融一致。

    【166】、 愿力之推动必须靠——“定”;有定心则有愿力,有定心愿力,则能精进不息。若能发大心、行大愿,天下无不成之事!

    【167】、 《无量义经》云:“其心禅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无为无欲;颠倒乱想,不复得入;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无量法门,悉现在前;得大智慧,通达诸法。”境转而心不转,在动乱中磨练身心,才是真正的修持。

    【168】、 把持方向:坚守一个志愿,力行一条正道,则能直达最终的理想与目标。

    【169】、 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尽管条条道路通长安,却永远无法到达终站。

    【170】、 佛陀说:“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们的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透彻千经万论,仍像空花水月,一事无成。

    【171】、 既然发心行菩萨道,就要心无旁骛,精进奉行,不可停止或心生退转。

    【172】、 方向稍有偏差,意念便会分歧,力量因而涣散,距离目标也就越来越远了。

    【173】、 切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74】、 成佛有余:修学佛法必须坚定信念,意无二志,摄心于正道。

    【175】、 勇猛精进,日日殷勤不懈,则无上妙道自然显现于心目。

    【176】、 若一曝十寒,朝勤而夕畏苦,或一日信而十日生疑心,岂只是目前难于见道,恐怕终其身仍背道而行。

    【177】、 热心易发,恒心难持者,光说不练,无法体悟真理,实践道法。

    【178】、 唯有学佛如初,始能证悟成佛。

    【179】、 珍惜每一次:修行,不只是一生一世,要经过累世修持,才能成道。

    【180】、 做事,也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练,如慈济工作,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下成长、茁壮。

    【181】、 修行不可取着外境,应自求内心的平静,有一分平静心,即使再大的冲击迎面而来,都不会影响我们修心。

    【182】、 经云:“内无所求,外无所得,心不系道,意不结业。”对外有所求者,常招来无限苦闷。希望大家宜养精蓄锐,发挥智慧,加强信心。人的一生,要做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路就是道,事情就是业,有道无业道不进,有道有业才可到达湛然的寂光土。

    【183】、 因果:“千里之路始于初步,合抱之木发于毫芒”——“因”能生“果”,果乃因成,从因到果,需要时间的累积。

    【184】、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循环真理不失。

    【185】、 善恶的种子(因)——是人之心念。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人被业力牵引,注定了一切果报!所以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186】、 凡夫被业所转,因过去业力的影响,使自己无法控制现在的心念;若是圣人,则能够转业,用心力发挥自己的行动。

    【187】、 定业不可转,唯有修得“正见”,四谛分明,始能舍离贪嗔痴造作的身口意业。

    【188】、 佛性人人平等,不论在家或出家之学佛者,皆可修行正道,增长智慧福业,因圆果满成正觉。

    【189】、 菩萨欢喜地:学佛,始自凡夫,终至成佛。而中间须经“菩萨十地”的心路历程。

    【190】、 初自欢喜地,终至法云地,称为“菩萨十地行”,一切佛法依此而生。

    【191】、 佛经中谓“菩萨十地”云:欢喜地——谓菩萨智理与佛同齐,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名欢喜地。

    【192】、 娑婆世界苦难偏多,人事万般杂乱,无量艰难困厄,皆由众生顽劣刚强,造就乱世祸殃,导致家国不安。

    【193】、 菩萨慈愍不忍众生苦,故能常持欢喜心,倒驾慈航来人间。以智慧、柔和、善顺化度顽劣刚强,化干戈为玉帛,转灾难为祥和。

    【194】、 此为菩萨之心路历程,最初始自慈悲心、欢喜地。

    【195】、 身口意:有心修行者皆有个共同的起点——凡夫;也有共同的目标——成佛(圣),中间的距离即是“菩萨道”。

    【196】、 凡圣之别,只是方向与脚步快慢的差异。

    【197】、 起步方向错了,则目标迷失;脚步缓慢了,则目标难达!

    【198】、 做好事要殷勤,切莫迟疑不进——身业行善。

    【199】、 说好话要谨慎,切莫造谣讥毁——口业清净。

    【200】、 立宏愿要坚固,切莫中途而废——意志坚定。

    【201】、 总之,菩萨道起自凡夫,终至佛果,都不离身、口、意行。

    【202】、 吉祥月:农历七月是佛教中的“吉祥月”,也是佛的“欢喜月”,更是众生的“报恩月”。

    【203】、 印度属热带气候,夏日雨水多、蛇虫爬行,佛弟子赤脚出门,佛担心他们被蛇虫咬伤,因此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聚居一处,修持戒法。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修行功德圆满,成就许多人入圣果位,所以是最吉祥的月份。

    【204】、 现在佛教中仍有许多学佛者,保持结夏安居、定期修持学法的生活。三个月的精修研究,深深体悟人生宇宙的真理,因此在佛教而言,七月是最吉祥的月份。

    【205】、 欢喜月——结夏至解夏期间,修持悟道证果的人很多,佛陀于结夏安居圆满日(七月十五日),召集弟子发表修行心得,佛见弟子都有成就,心生欢喜,因此称为佛的欢喜月。

    【206】、 《佛说盂兰盆经》云:“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恩,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眷慈爱之恩……”“盂兰盆”意译为:救倒悬。据经典记载:有一佛弟子神通第一,名为目犍连尊者,于结夏安居、修持定中,见母堕饿鬼道,鼓腹针喉,饥渴难堪。目犍连以钵盛饭,供养母亲,母亲口一开即吐出火焰,白饭化为炭火。目犍连悲痛万分,请佛指引救母。依佛陀教示,目犍连于七月十五日虔诚敬设斋食,恭献佛僧,仰仗三宝福德慈悲愿力,成救饿鬼道之苦;不仅其母脱离倒悬之苦,同时同业受苦的众生,也得到解脱。

    【207】、 这是普度“解倒悬”的由来。另一种说法是:佛的侍者阿难尊者,于七月某日修行打坐时,有一青面獠牙人出现眼前,告知其三日后将堕鬼道,面容丑陋。阿难请问佛陀因由,佛陀示其人生无常,修行不可只独善其身,应欢喜与众人结好缘;要仰仗众多修行者的慈德,才能脱离鬼道。

    【208】、 现在民间拜的“普度公”,即佛教中所谓的“面然大士”,此为菩萨化身,示现于阿难前,使其知人生无常,不可自恃庄严、贡高骄傲。

    【209】、 七月普度的由来,与佛教的追思、忆念父母恩、超度往生善道的意义相同。但是,今人却将教导人人尽孝思、植福德的大好吉祥月,讹误为“凶煞月”、“鬼月”;忌讳迎亲嫁娶、出外远行……又说开地狱门期间,容易招鬼惹祸。众生是非颠倒,非但不造福因,反而大杀牲畜拜祭鬼神,招惹游魂,花钱伤物,实在毫无益处!

    【210】、 七月是感恩孝思月,应慎终追远、寻根报恩;不只孝敬堂上活佛——父母,更要扩大爱于普天下众生,才是真正的种恩田。除此还要植敬田——恭敬教导我们做人处事之道的三宝和师长;植悲田——施舍财物、救济人间饥寒倒悬之苦。如此,诸佛龙天护法,必定欢喜同赞,功德无量。

    【211】、 第一功德:佛陀言:“诸苦难中病为最苦。”所以看病功德为第一,人生一切苦之中,病痛确实是最痛苦的;因此,救助痛苦众生,是最具有意义的利生工作。

    【212】、 佛僧团中,曾有一位比丘,平时诵经念佛精进求道,却独善其身,与人群隔离。别人生病时,他认为与己无关;甚至连举手之劳便能利益天下的事,他也不肯做,整日只顾用功修行以求解脱。

    【213】、 由于他平常不肯付出,结果当他生病时,也无人看顾。慈悲的佛陀得知此事,即刻带领弟子至其住处,整理打扫屋舍、洗净床上污秽便溺、清洗擦拭生病之比丘,并喂服饮食汤药。佛陀更慈言爱语地启示病中比丘,为说“四谛法”——苦集灭道;警惕大家要自爱爱人。

    【214】、 佛陀是大医王,也是人间导师,佛陀的智慧透彻物理、心理与生理;了解娑婆世界堪忍事多。人生在世,有此身即有生老病死、异灭无常。佛陀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为大家医治身心的痛苦,教导人人付出爱心,消除烦恼,方能离苦得乐。

    【215】、 人生苦的根源即是“病”。众生共造病因、共受业报。由心理病态转而成为身体、言语行为、习气等病态,并且扩展成家庭、社会、人际间的不调顺,进而国体失和,导致人祸天灾、多难多殃。

    【216】、 佛陀示现娑婆,无非为了启示众生,认识人间多灾多病,更彻底教导众生知病、治病、防病;保健身心、净化人间。

    【217】、 世界多灾难、众生也多苦厄,唯有佛陀详悉祸因灾源,并善巧适时地应机设教,对症投药;以仁心仁术保护众生身心安康、促进世界祥和净乐。若众生身心病害及诸般苦恼尽除,则世间灾祸必定息灭!

    【218】、 我们应遵从佛陀的教诲,实践佛陀慈悲的精神,于苦恼众生中,广慈博济,给予众生安乐。本着“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仁怀,救助穷困、孤老、残疾和潦倒颠沛的众生,使病者得医、饥者得食、寒者得衣,甚至孤寡者,于心灵上得到踏实而温暖的依靠。

    【219】、 人生无常,行善造福需及时,救助急难痛苦,自己亦能得到健康平安的福果。

    【220】、 理财之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须“用之有道”。

    【221】、 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义之财不取;然而,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取之不竭、用之无尽的智慧法财。

    【222】、 《地藏经》云:“舍一得万报”,教导我们喜舍世间财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财:亦即“播福因、得福果”。

    【223】、 这必须靠智慧来选择。有的人认为:“有钱为何不留着自己用,为何要拿给别人?”这是世间入的自私心念,也是凡夫的想法。正如一颗种子放在袋中,不肯把握季节播种于土壤,一旦错过生长时机,即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善种子必须实时培育,使其生长茁壮,等到因缘成熟,自然有累累果实。与此同理,自己亲手布施,比留给子孙替我们布施的功德还大,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啊,不必为儿孙太过苦心积虑!

    【224】、 佛陀曾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如何处理世间财产、培育出世法财。

    【225】、 世间财物应该分成四份:一、供养父母,以报宏恩——万善以孝为首,人必定要以孝为重,修学佛法也是以孝为宗。所以,财产要留四分之一孝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温暖饱足,使他们自由享用,以完成父母想做的善业。

    【226】、 二、培育子女——生养子女要有责任心,须为他们留一份教育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因此,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为子女留作养育金。

    【227】、 三、家庭生活——另外四分之一财产是维持日常生活安康的事业基金,应开源节流,使其绵绵不息,方为生财之道。

    【228】、 四、社会福利——佛陀教育我们,延续本性的良知慧命,必须造福人群。因此应以四分之一的基金,奉献于弘扬宗教正法,做社会福利善业,如此亦可进修自己的福德智慧。

    【229】、 今生此世能够生在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有一分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报绵延不绝,所以鼓励人们以四分之一的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结善缘。这便是舍世间财而得永恒的法财。

    【230】、 朝山的意义:朝山具有三种意义:一、产生信心、培养毅力、锻炼勇气。

    【231】、 二、折除我慢幢、降伏嗔恚心。

    【232】、 三、历练虔诚的信念。

    【233】、 三步一跪拜,朝礼菩萨化迹之道场,是要藉此建立正确的信念,至心虔诚崇敬佛菩萨的伟大人格,学习圣者超然的德行,迈向佛菩萨的境界。

    【234】、 佛陀与众生原本平等,于佛不增、于众生不减。

    【235】、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良知良能,但不可执着,以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可迷信盲从,自轻己灵,受命运、神鬼所操纵而误入邪途,迷失人生的方向。

    【236】、 学佛,要虔诚地学习佛心、佛行,体会人生的真理。朝山,是要参悟自己崇高的本性;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之德如山岳,望之弥高,仰之弥坚;我们若能时时刻刻秉持朝山的诚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则能培养正见正信。

    【237】、 朝山的另一项意义是培养毅力,在佛法中称为精进心。想要成就菩萨道业,必须经过一番磨练,要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救人济世的菩萨道业。

    【238】、 “拜山”之行,实非易事,必须有宗教者虔诚的信仰情操,才能提起大无畏的精神,及勇猛精进的毅力,圆满完成;若无恭敬信仰心的人,绝无法磨练坚强心志,到达最终的目标。

    【239】、 除了信心、毅力之外,还需要把内心的毅力化为勇气。虔诚信佛、拜佛者,尽管对佛法了解得很透彻,也很恭敬拜佛,若不能身体力行,仍然非真正学佛者。

    【240】、 就如朝山一样,身形礼拜叩头,不怕风雨烈日,不畏路遥险阻,充满信心。勇气,若仅限于拜山之时,则无法冲破“有所求”、邪信烦恼等等难关。~—、因此,我们必定要随时提起勇气,面对现实的人生,接受坎坷的考验,逆来顺受;若缺乏这分勇气,就容易走入邪道迷信。佛教的教育不是迷信,并非拜佛就能祈福消灾,唯有以欢喜心勇敢承受,灾难自然能消除。

    【241】、 朝山的意义,除了身心虔诚、忍辱精进之外,最重要的是折除“我慢幢”,降伏嗔恚心。凡夫有贪、嗔、痴、慢、疑的心理病,每个人都有自高我慢心,拜山要三步一拜,即在藉此以折除我慢心。

    【242】、 折除我慢心、降伏嗔恚心,并非易事,因为若不能定心静观地礼拜,只不过是劳动筋骨罢了。真正的修心养性,是要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开始做起。

    【243】、 学佛应敬人人如佛菩萨,家庭才会和睦,若能扩展到朋友亲戚,对人时时存有恭敬与信任之心,则社会必能祥和安乐。

    【244】、 命运:“凡夫被命转,圣人能转命!”凡夫非常关心自己的命运,但自己无法了知,所以要找人算命。一般人认为命在生辰八字——台湾人有句话说:“落土八字命”,意指人的命运与生俱来,早已注定。既然是由不得自己,岂能听信别人的揣说?

    【245】、 而有智慧的人,能探讨人生真理、宇宙真义,然后启发本性,发挥生命的功能,不仅不受命运左右与摆布,更能改变命运——业因。

    【246】、 学佛者不应听信算命之说,须知人生原是依善恶业而来。“业力”会操控此生所受的果,果报是由过去生中的因而来:业力无形无踪,既看不到又摸不着。

    【247】、 业力牵引命运,也就是世俗人说的“运气”。许多人前途茫茫,不知所从,无形中被业力所牵引而不自觉;凡夫一切都受命运安排,心理与行为亦受运气所转。

    【248】、 学佛者必定要有正知正见,今生的一切果报都是众人业力造作而感应的。人命的奥秘不可言说,也不可理解;因为命随着人的动作而不断改变,而且命也是定业的延续。

    【249】、 算命、卜卦,看风水、地理,是属于占相吉凶;学佛者不应学这些显异惑众、谈论鬼神迷信的邪理,而把真正做人的道理都抹煞掉。应抱持欢喜心谨守本分,用心于待人接物的道理。

    【250】、 人的“相”会随着业而转,若当面立断此人的凶相,则会使人身心受损,也会影响旁人对他的看法。

    【251】、 其实,人在无形中行善业积德,面相也会因而改善。

    【252】、 所以不应帮人占相,也无需为人看住宅吉凶。福人居福地,任何房屋、任何地理,都源于本身过去所带的福业与恶业,若只凭粗俗的见识来论定,难免会影响居住者的心理。须知,心安则地灵,人心若平安,住宅也会吉祥。

    【253】、 一切唯心,任何事物都需要我们用心及用功,即使算命算得准,也会随着业而转变。

    【254】、 命,要靠自己转化,应培养清净的意愿,无需求人算命,更不可为人占卜吉凶。学佛者要有超然的理想,启发大众追求人生智慧真理,使人人去恶向善,步步超越,调和人生,才不致为命理所操纵与控制。

    【255】、 皈依:正信的佛弟子,入佛门的初基即是皈依三宝——佛、法、僧。

    【256】、 “皈”之字形是一“白”一“反”,反黑归白之意。

    【257】、 “黑”是污染的恶业,“白”是纯善的净业。我们既然要学佛,必定要消除暗昧不清净的心,向光明大道前进,亦即反黑归白、去暗投明、改过向善。

    【258】、 “依”是依靠。凡夫无法了解自己的前途去向,亦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因心地黑暗茫然,难免于观念、行动中产生过失;而且不只是今生此世,在过去生中也造了许多罪业。现在开始要向良善、光明的大道走去,其中应该有依止,遵循的目标,即“佛、法、僧”三宝。

    【259】、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260】、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261】、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262】、 佛陀是出世的大圣人,为众生示现人间,以凡夫的形态进取圣贤的果位,出家修行而成就;并指引众生,转沉迷为觉悟,向光明大道迈进。

    【263】、 我们皈依佛后,要体解大道,接受佛陀的教育,拓展智慧,启开心性,追求宇宙的真理,了解三理四相;然后发大心、立大愿,身体力行、自觉觉他。能体悟佛理与济世之本怀,不断精进学习,才是真正学佛的弟子。

    【264】、 皈依法——佛陀是两千多年前的圣人,享寿八十岁,说法四十九年。佛虽已入灭,但消逝于世间的是有形的身命,其实佛的法身慧命,一直流传至今及无穷尽的未来。

    【265】、 佛陀制戒与开示之理法,不离四谛六度;普及三根,教导众生透彻真理,坚定信念,消除烦恼而得自在。所以我们要皈依法,以广大心体会佛法智慧之教育,成就长存不灭的法身慧命。

    【266】、 皈依僧——僧即是出家众,依佛陀的精神、行为而依止,弃名利、舍俗家、辞亲割爱,为一切众生勤修正理实道、清净身心。僧是延续佛陀慧命法身的人。

    【267】、 所以有心学佛者要皈依僧,秉持着敬佛、奉佛的精神,来敬奉出家僧。

    【268】、 “佛”是人天导师;“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佛陀的嗣法人,延续佛陀慧命的出家宗教师。三多音字组词宝弟子,应学佛的大慈悲心;学法以具足智慧;学僧清净身心,领导众生。

    【269】、 唯有以最虔诚、恭敬之心皈依佛法僧,方能荷担如来家业,弘扬佛陀正法于人间。

    【270】、 信佛、拜佛与学佛:佛教徒有三类:一是信佛的人,二是拜佛的人,三是学佛的人。何者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271】、 “学佛者”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我们要学佛的大慈悲、大无畏心,学佛“牺牲小我”的伟大精神。

    【272】、 信佛者尽管相信佛的伟大,也相信教理深奥;但若只是了解“佛学”,而不肯学佛的精神,则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273】、 而拜佛者尽管拜得很虔诚,但只是祈福消灾,也不是正信的佛教徒。

    【274】、 所以,真正的佛教徒,要学习佛陀的人格修为。

推荐经典句子

精选经典句子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