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组词语大全
上万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

家规家风箴言

来源:爱组词网 发布时间:2020-07-05手机版
    家规家风箴言

    一技足以养生也,但为之须恒,不恒则不成。学之须精,不精则无名。

    一清代冯班《将死之鸣》。

    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

    才能知耻,即是上进。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

    恶不在大,心术一坏,即入祸门。

    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

    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

    ——《家诫要言》。

    你们几个孩子,还没有走上社会,爸爸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做有志气、有出息的人,今后都成为对民众、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紧的是学本事,学能耐,要先自己站得定,然后尽力地帮助别人。

    要是全靠别人帮你的忙,那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木匠,必得有一个好的斧锯,才能做好的家具。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能,有些人有钱。这两样比较起来,那钱毕竟是空虚、很软弱的,一旦拿它换不出东西来,它就是一点用也没有了所以,爸爸总希望你们自己多多努力,做个有能的人——冯玉祥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培根说道: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徐特立】

    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一梅兰芳攻城不怕坚,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叶剑英如果“自以为是”,就不能吸收别人有用的东西,就会妄自尊大、孤陋寡闻,在学术上必定狭隘,在政治上必定孤立。

    【——徐特立】

    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

    ——老舍《对儿女的期望》。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航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流沙河《理想之歌》。

    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

    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一陈毅《示儿女》。

    说起他的历史来,真是可歌可泣,沙老(大家都这样称呼他)是贫农出身,自小为地主看牛,有一次新年里偷跑回家,不愿干了,见了父亲,父亲非常生气,打了他两个耳光。可怜他们自己也吃不上,儿子回来了不是多一个人吃么,所以硬逼他回地主家,他无可奈何地去了,可是地主不要他了。于是他就只好投奔叔叔那里,他叔叔是摇船的,就收留了他,从此过船家生活了,这期间,接触到了共产党,干起革命了,解放战争时他有功,经他训练有一千多条船及二千余的人,渡江时只牺牲了七个人,真是了不起。他有五个儿女,一个是送掉的,一个是卖了的,自己只有三个,一个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受了伤,一个儿子在中学念书,一个女儿出嫁了,也有工作。最惨的是他的老妻,解放战争后带了三个儿女,讨饭或拾野菜过日子,一直讨饭到一九五二年,才找到了沙老团聚的。这种人真是可敬可佩……我们碰到的党员,都是这样品德优良,看见了他们这种不怕艰苦的精神,真觉得惭愧。

    ——《傅雷家书》。

    反省自己,以德行天下对于我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不断地反观自身,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年少者容易放荡轻狂,无所羁绊,常常使他们忽略了反省,只一味地向着理想前进,跌得头破血流。殊不知,停在原地的反省有时比向前猛冲更重要。它给予我们冷静思考后的智慧灵泉,冲开路上的层层阻挠,而不必经历盲目前进所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反省绝不是墨守成规,将自己罩在经验的框架之中,而是一样修炼自我的工具。华夏子孙正是凭此培道育德,深化涵养,积淀为闪耀千年的君子风度,延续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一、家训集锦

    【原文】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日:“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及壮,发书。书之言日:“布帛不可穷,穷不可饰;牛马不可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任;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

    ——先秦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

    【译文】

    晏子病重,将要死去,于是凿开楹柱把遗书放在里面,并对他的妻子说:“楹柱中的遗书,等儿子长大后取给他看。”儿子长大后,打开遗书,只见遗书上写道:“布帛不能没有,没有就不能穿衣打扮;牛马不能缺少,缺少就不能够拉车做活;士不可没有气节,否则就不能做官任职;国家不能穷困,否则就不能推行政令、面临亡国风险。”

    【原文】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街卖之事。孟母又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日:“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西汉刘向《列女传》。

    【译文】

    邹国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她的住所靠近墓地。孟子年少时,经常玩送葬的游戏,孟母看见后说:“这里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

    于是,就把家搬到集市上去住。孟子便学商人们沿街叫卖的样子玩,孟母看见后说:“这里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于是,再一次搬迁,在一所学校附近安了家。孟子所玩的游戏都与祭祀和揖让进退等礼节有关,孟母见了十分高兴地说:“这里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

    于是就定居下来。后来孟子长大以后学成六艺,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者。人们都说这是孟母深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善于教子的结果。

    【原文】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

    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东汉蔡邕《女训》。

    【译文】

    心就像头和脸一样,需要认真修饰。脸一天不洗,就会蓬头垢面;心一天不修善,就会窜入邪恶的念头。人们都知道每天洗脸,却不知道修养自己的身心,糊涂啊!脸面不修饰,愚人说他丑;心性不修炼,贤人说他恶。

    愚人说他丑,还可以接受;贤人说他恶,他哪里还有容身之地呢?所以你照镜子的时候,就要想到心是否圣洁;抹香脂时,就要想想自己的心是否平和;搽粉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鲜洁干净;洗头发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安顺;梳头发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有条有理;挽髻时,就要想到心是否与髻一样端正;束鬓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与鬓发一样整齐。

    【原文】

    谘度弘伟,恐汝兄弟未能致也;奇异独达,察汝等将无分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入刑论。岂复惜汝,耻及祖考。思乃父言,聆乃父教,各讽诵之。

    ——西晋羊祜《诫子书》。

    【译文】

    见解高深,志向远大,恐怕你们兄弟没有这个能力;才能非凡,智慧通达,我看你们也没有这样的天分。恭敬是道德的首要,谨慎是行事的基础。希望你们言出必行,行为得当。不要随便许给别人财物,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不要偏听诋毁或浮夸的一面之词。听说了别人的过错,耳朵可以听,但不要再去宣扬,三思之后再决定如何去做。如果不讲信用,势必身受很多指责、唾骂,甚至落得以刑罚论处,自取灭亡。我难道只是在为你们怜悯痛惜吗?我是担心要给先祖们也带来耻辱啊!好好想想你们父亲的话,听从你们父亲的教诲,每个人都要认真温习和背诵它。

    【原文】

    人师先觉,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饫文史,笔有奇锋,谈有胜理,孝悌之至,神明通矣。审道而行,量路而止;自我及物,先人后己;情无系于荣悴,心靡滞于愠喜,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言行相顾,慎终犹始。有一于斯,郁为羽仪。

    ——北齐魏收《枕中篇》。

    【译文】

    那些可为人师的先知先觉者,耳里听到的是君子的话语;高雅有道之士,遨游在经典学术的大海里,饱学文史,下笔有奇锋,谈话有胜理,孝顺友爱无以复加,已经与神明相通了。仔细观察,测度路途,然后决定行止;从我而推及他物,先替别人着想然后才轮到自己;情不系挂于荣盛衰败,心不滞留于怒怨欢喜,不退居山林以沽名钓誉,不奇货自居以售高价于朝市;言行一致,善始善终。有其中的一点,便可作为表率。

    【原文】

    比见诸达官身亡以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斗尺之间,参商是竞,岂唯自玷,乃更辱先,无论曲直,俱受毁。庄田水碾,既众有之,递相推倚,或至荒废。陆贾、石苞,皆古之贤达也,(www.yipinjuzi.com)所以预为定分,将以绝其后争。

    吾每静思,深所叹服。

    ——唐代姚崇《遗令诫子孙文》。

    【译文】

    近来看到一些达官贵人死后,子孙们失去庇护,遂大多变得贫寒,为了一斗一尺的家产,也要互相争夺,不仅玷污自己,更辱没祖先,不论谁是谁非,都受到人们的讥笑和非议。庄田和水碾,是大家共同拥有的,由于互相推诿,都不负责管理,导致了荒废。陆贾、石苞都是占时贤明豁达的人,之所以在死前先分定家产,是为杜绝身后子孙的争夺:我每次静心思考,都对他们的做法深表赞叹和佩服。

    【原文】

    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一宋代程颐《程子四箴》。

    【译文】

    一个人的心原本是清净、虚空的,能顺应事物的变化而不留痕迹;守住本心的要领,就是以看为原则。如果一开始就看不清楚的话,内心就要迁移,本心就会受蒙蔽;不合礼的不要看,将其遏制于心外,以使心境得到安宁。约束、克制自己再履行礼数,久而久之心志就能够专一了。

    【原文】

    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已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宋代程颐《程子四箴》。

    【译文】

    人心的动摇是从语言开始的;平息躁动和妄念,内心就可以专注和宁静。说话是关键,能够引起争吵,也能带来交好;吉凶荣辱,往往由说话招致。说话过于随意,就显得很荒诞,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说得过于繁杂,又显得支离破碎,使别人半天不得要领;说话太放肆就离道理远了,你说一些违背天道的话,应对你的往往也是一些违背天道的话。不符合道理、不符合礼仪的话,就不要去说,这是训教之言啊!

    【原文】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北宋包拯家训】

    【译文】

    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被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希望包珙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

    【原文】

    忠、信、笃、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如在己者未尽,而以责人,人亦以此责我矣。今世之人能自省其忠、信、笃、敬者盖寡,能责人以忠、信、笃、敬者皆然也。虽然,在我者既尽,在人者也不必深责。

    今有人能尽其在我者固善矣,乃欲贵人之似己,一或不满吾意,则疾之已甚,亦非有容德者,只益贻怨于人耳!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译文】

    忠诚、守信、厚道、恭敬,这些品德先要自身具备,然后才可能希望别人具有。如果自己在接人待物时没做到,反而苛求别人,别人只会责怪你过分。现在,能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待人忠诚、守信、厚道、恭敬的人很少,而以之来要求别人的却比比皆是。其实,即使自己在接人待物时做到了这些,也不必要求别人一定做到。现在有的人能够在接人待物时做到这些,确实是不错的,可是他想要别人也都像他一样,一时不称他的心,就狠狠地责备人家,这种人绝非有容人之德之人,是很容易与人结怨的。

    【原文】

    人能忍事,易以习熟,终至于人以非理相加,不可忍者,亦处之如常。

    多音字组词不能忍事,亦易以习熟,终至于睚眦之怨深,不足较者,亦至交詈争讼,期以取胜而后已,不知其所失甚多。人能有定见,不为客气所使,则身心岂不大安宁!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译文】

    人如果善于忍耐,并且逐渐习以为常,即使别人对他很无礼,他也能不急不恼,和往常一样。人如果不善于忍耐,也逐渐习以为常,即使别人对他有一点儿小小的责怪,根本不值得去计较,也总是竭尽全力去打官司,不到取胜决不罢休,但他不知道自己失去的东西远远要比得到的多。人如果有明确的见解和主张,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那么他的身心就会得到极大的安宁。

    【原文】

    勉人为善,谏人为恶,固是美事,先须自省。若我之平昔自不能为,岂惟人不见听,亦反为人所薄。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译文】

    别人做了好事,对他进行勉励赞扬,别人做了坏事,对他进行规谏劝告,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必须事先反省自己。如果是自己平时也做不到的事,却要去规劝别人,别人不仅不会听取,反倒还会轻视你。

    【原文】

    世之贪夫,溪壑无餍,固不足责。至若常人之情,见他人服玩,不能不动,亦是一病。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竞亦何用?使人歆羡,于我何补?如是思之,贪求自息。若夫天性淡然,或学问已到者,固无待此也。

    ——南宋陆游《放翁家训》。

    【译文】

    世上那些贪婪的人,他们的欲望往往是无法满足的,如同深沟一般难以填平,这是不足为怪的。至于一般人的心情,看见别人的华贵衣服和奇珍玩物,也不能不动心,这也是一种毛病。大部分人常常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而不稀罕自己已有的东两。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这物品若是我的,究竟又有什么用?让别人来羡慕,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如果能够这样想,贪婪之心自然就会消失。至于那些天性淡泊名利,或者学问已经到家的人,也就用不着这样做了。

    【原文】

    凡在仕宦,以廉勤为本。人之才性,各有短长,固难勉强,唯廉勤二字,人人可至。廉勤所以处己,和顺所以接物,与人和则可以安身,可以远害矣。

    一南宋赵鼎《家训笔录·第二项》。

    【译文】

    凡是做官的人,都应该以廉洁、勤快为根本。因为人的才能各有长短,强求不来,但是“廉”“勤”二字,人人都可以做到。廉洁、勤快是对待自己的准则,和顺是对人的准则,与人和气就可以安身,就可以远离祸害。

    【原文】

    夫事有本末,知愚贤不肖者本,贫富贵贱者末,得其本则末随,趋其末则本末俱废。今行孝悌,本仁义,则为贤为知。贤知之人,众所尊仰,箪瓢为奉,陋巷为居,己固有以自乐,人不敢以贫贱轻之,岂非得其本而末自随?夫慕爵位,贪财利,则非贤非知。非贤非知之人,人所鄙贱,虽纡青紫,怀金玉,其胸襟未必通晓义理,己无以自乐,人亦莫不鄙贱之,岂非趋其末而本末俱废乎?

    ——南宋陆九韶《居家正本》。

    【译文】

    大凡事情都有本有末,才智道德是本,钱财官运是末,有了根本,那么那些末就跟随而来,只追求末,那么本和末都会丧失。如今那些注重孝悌,推行仁义者,是贤能智者。贤智者,受到人们的尊敬,虽然饮食住房简陋,但能够自得其乐,人们也不敢因为贫穷和地位低下而看不起他,这难道不是有了本而末就跟随而来吗?那蝗贪慕高官厚禄和钱财的人,都不是贤能聪明的人:既不贤能,又不聪明,这种人就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即使腰系青紫,袖怀金玉,地位再高,而他的胸襟狭窄,不通义理,自己也不会觉得有趣,而人们也没有不鄙视他的,这难道不是因为舍本求末而本末都一起丧失了吗?

    【原文】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一一明代袁黄《了凡四训》。

    【译文】

    我们正处在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盖过别人,不要用自己的善行来与别人桐比,不要用自己的才能来难为别人:应该收敛自己的才智,让自己似乎没有什么才能一样,看到别人的过失,要能宽容并尽量帮他遮掩:一来让他有改正的机会,二来也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可取,有一点善行可以记录,要立刻舍弃自己的来学习,而且要大加称赞与宣扬。凡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是出于为自己的私心,而是要为社会树立典范的,才是君子“天下为公”的气度。

推荐经典句子

精选经典句子

顶 ↑ 底 ↓